谁拿走了孩子的幸福【精品-doc】(常用版).doc
上传人:天马****23 上传时间:2024-09-10 格式:DOC 页数:30 大小:2M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谁拿走了孩子的幸福【精品-doc】(常用版).doc

谁拿走了孩子的幸福【精品-doc】(常用版).doc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20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谁拿走了孩子的幸福【精品-doc】(常用版)(可以直接使用,可编辑完整版资料,欢迎下载)谁拿走了孩子的幸福?一.谁拿走了孩子的幸福?最近心情非常不平静,堵得慌,郁闷。刚开学不久,本市就有一个大一女生跳楼自杀,血迹还未干,人们的叹息还未散去,紧接着又传来一个高三女生跳楼自杀的消息,竟还有的中学生给自己的博客起名就叫“一个频临死亡的人”,好像在为这样的悲剧呐喊助威。作为一个多年从事青少年心理咨询的人,每听到这样的消息,一想起这些还未开放就已凋零的生命,一想到那些承受丧子之痛、痛不欲生的面孔,就感到彻头彻尾的寒冷与脆弱。工作中也是如此。一些棘手的个案很耗费时间和精力,但是令我感到不安的是,你必须要面对孩子的痛苦、悲伤与眼泪,家长的焦灼、担忧与无奈。你明明知道孩子的症结在哪里,但你不能也不忍心去揭开,一碰那里,就等于逼着他去面对一直隐藏心底最深的痛,当他在你面前痛哭的时候,你好像也承担了他的痛。有的父母为了孩子一夜一夜不能入睡,一大早就带着一副红眼圈等在你的工作室外。作为一个孩子的母亲,我似乎更能理解他们作为父母的痛与无奈——这常常让我感到心疼,为他们,也为自己。每当这个时候,我总是不能平静,总要追问一个问题,是谁,拿走了这些孩子的幸福,让他们觉得只有死,才能解脱?是谁,拿走了父母的幸福?养育孩子本是一个幸福的过程,他们为什么会觉得如此艰难如此沉重?对这个问题,我常常觉得混乱,只好记下一个零星的碎片。二.快乐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有人说,每个孩子出生的时候都带着佛性,具有着无限的可能性和潜力。所以,每个孩子在生命最初的几年几乎都是快乐的。他们会为妈妈的一个拥抱而感觉温暖,会为得到一个新玩具而欢天喜地;当他们学爬的时候,他们会饶有兴味地爬来爬来,丝毫感觉不到脚趾已经磨破了皮;当他们学走路的时候,无论摔倒多少次,他们总能爬起来,继续乐呵呵地走来走去。那时候的他们,总能为生活中的一点一滴而高兴。即使当他们背着书包,第一次走进学校的时候,也同样是信心百倍,充满了自豪,“我是一个小学生啦!我一定能做个老师喜欢的好学生!”但是,生活好像从此有了改变,孩子们发现,要想快乐,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考试得了90分,觉得挺高兴的,同桌才考了85分呢,高高兴兴地回家报告成绩,满心以为会得到爸爸妈妈的表扬,没想被一盆冷水浇得透心凉,“90分就高兴成这个样子?隔壁的某某考了100分呢!”班里竞选班干部,孩子诚心诚意地比较着候选人的优劣,回来兴奋地向爸爸妈妈报告他给谁投了票,他觉得谁最有可能当选,父母的那根“针”又出来了,“又不是你竞选,你瞎高兴什么?下次你也选选看!”每次打扫卫生,孩子总是尽职尽责地最后一个才离开,孩子心里充满了成就感,“我多棒!把不干净的地方都打扫了一遍,为班级做了好事呢。”回到家,父母却说,“你怎么那么傻呀?帮别人干活,搞得这么晚!”于是孩子们发现,每当他们觉得自己挺不错的时候,爸妈就会给他们树立一个“榜样”,让他们觉得为自己感到自豪是多么可笑,永远有人比自己做得好,“谦虚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成为他们潜意识的信条;每当他们作为观众在台下诚心诚意地为别人鼓掌的时候,父母就告诉他们,他们必须要做舞台上表演的主角,在台下是多么糟糕;每当他们为班级多做了事情,自我感觉良好的时候,父母却不屑地告诉他,那样很傻很吃亏。。。。。。于是,孩子渐渐觉得,快乐是一件很羞耻的事情,他们没有资格快乐——因为他们还没有到达山顶,还不是胜利者、成功者。而山顶在何处,什么时候才能到达,他们一无所知,看不到什么希望。于是,有些人还没有出发,就放弃了——反正我永远也到达不了山顶,我也不走了,干脆就呆在这里好了。所以,当这些孩子渐渐长大,进入青春期的时候,如果你告诉他们,一个人喜欢自己并不需要任何理由,无论你成绩好坏、漂亮与否、个子高矮,你,都是独一无二的生命,值得自豪值得快乐,孩子们会觉得你在说天方夜谭;当你告诉他们,好的成绩和外在的成功并不能带来幸福,甚至是幸福的毒药时,他们可能会发笑:这个老师怎么这么幼稚?!当你告诉他们,不一定要做舞台上表演的主角,坐在台下真心地为他人鼓掌,也是一个很好的选择,他们简直要怀疑,这个老师是不是不正常了!三.教育是如此艰难无奈当孩子们在不计体力、没有差别地爬山的过程中,父母们的心情并不比孩子轻松。每个父母都是爱孩子的,给孩子最好的生活条件,让孩子接受最好的教育,几乎是所有父母的愿望。但是,当孩子进入学校,父母们不得不把自己的爱隐藏起来,给本来自由快乐的成长设置了很多条件,因为作为成年人的父母清楚地意识到,孩子已经进入一个异常残酷的比赛跑道,无论一个什么样的孩子,一定要在这个跑道上比出个输赢来,至于这个跑道适合不适合自己的孩子,孩子是不是愿意去比赛,已经不是家长们考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