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大班社会教案有关大班社会教案四篇作为一位优秀的人民教师,时常需要编写教案,教案是保证教学取得成功、提高教学质量的基本条件。我们该怎么去写教案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大班社会教案4篇,欢迎大家分享。大班社会教案篇1活动目标:1.认识传统节日秋节,知道其来历及有关习俗。2.体验分享、合作的快乐。3.能信地在同伴面前大胆讲述、表现。活动准备:1.有关月亮的电子图片、动画、故事传说。2.活动前与一起布置活动室,悬挂月亮变化图。3.与老师一起准备:月饼、水果、贺卡等。活动过程:1.猜谜:“有时落在山腰,有时挂在树梢,有时像只圆盘,有时像把镰刀。”请你猜猜是什么?出示图:月球(请点击)讲讲月亮的变化。2.介绍秋节的来历:古时人们将一年分四个季节,八月正好是秋季的一个月叫“仲月”,八月十五是这个月间的一天,所以叫秋节。这天晚上,月亮最圆最亮,人们吃果实赏月,也希望生活像月亮一样圆圆满满。师:秋节还有很多美丽的传说和故事,请小朋友讲一讲。3.人们怎样过秋。1)请小朋友说说你们在家里是怎样和爸爸妈妈一起过秋节的?2)那你们还知道其他地方的人是怎样过秋节的'?4.吃月饼,共同分享快乐。1)师:你们知道人们用什么方式庆祝秋节?我还知道,小朋友最爱吃月饼,今天大家带来了各种各样的月饼,那就请你来向大家介绍一下你的月饼吧。2)教师简单小结,月饼的分类3)欣赏歌曲《爷爷为我打月饼》、乐曲《春江花月夜》(或看VC),边听音乐边分享月饼,体验与同伴、老师一起过节的快乐。5.互送贺卡,学说祝愿的话。6.延伸活动:鼓励回家制贺卡,并与同伴互送电子贺卡。大班社会教案篇2活动目标:1、借助故事《小铜人和小蜡人》,知道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长处和短处,保持健康的心理。2、探索自己的长处和不足,学会正确面对自己的长处做到不骄傲,正确面对自己的'不足,做到不气馁。3、乐意在集体面前大胆地展示自己的长处。4、发展幼儿的观察、分析能力、动手能力。5、愿意交流,清楚明白地表达自己的想法。活动准备:《幼儿用书》人手一册。调查表《长处和短处》。活动过程:1、倾听故事《小铜人和小蜡人》,感知理解故事内容。教师引导幼儿打开《幼儿用书》至故事《小铜人和小蜡人》。教师带领幼儿边看图边倾听故事。教师:故事里有谁?小铜人有什么优点?小蜡人有什么优点?教师:小铜人和小蜡人有缺点吗?有什么缺点呢?2、启发幼儿探索并讲述自己的长处。教师:小朋友,你有优点吗?你的优点是什么?鼓励幼儿在集体面前展示自己的优点和长处(例如:会讲故事、会跳舞、会弹琴)3、理解每一个人有缺点,敢于认识自己的不足。教师:小铜人和小蜡人有自己的缺点,小朋友,你在哪些地方不足呢?教师小结: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长处和不足,这些都是正常的,我们不能因为自己有长处和优点就骄傲,也不能因为自己有不足和缺点就气馁。孩子们阅读完故事后,都能理解故事讲的道理。于是我利用早上活动时发生地一件事做例子和孩子们讲了起来:早上顾明康说朱睿胖,是个胖子。老师听见后,对他说,你个子矮,是个矮子。顾明康撅着嘴巴不开心了,连游戏都不玩了。事后,我问他当老师取笑你的时候,你难过了,那你取笑同伴的时候,同伴会不会难过呢?孩子们一一发表了自己的见解。大班社会教案篇3教学目标:1.对客家饮食文化产生兴趣,乐于交流自己的发现。2.通过多媒体课件等引导幼儿发现并了解一些客家食品的种类、味道和制作过程。3.体验客家祖先的勤劳和智慧,培养幼儿作为客家人的自豪感。教学准备:1、多媒体课件:(1)请家长和孩子一起搜集各种客家美食图片(例如:黄元米果、鱼丝、荷包肉、烫皮、炒米糖、芋兰片、炸鱼粑等),然后老师将图片做成多媒体课件。(2)教师收集一些传统客家美食制作过程的录像或图片。(3)电脑一台,投影仪、摄像机一台。2.设计调查表“好吃的客家美食”并在家填好。如图:3、分组操作材料:一组:荷叶、切成片的五花肉及蒸肉粉、八角酱油等调料。二组:已蒸熟的大和糯米饭(注意保温)、大木盆一个、长木棍、做花样黄元米果的木板模子若干。三组:幼儿及家长到郊外采来的艾叶(已煮熟并和好面粉),印艾米果花样的模板模子若干。4、教师已组织幼儿参观了“赣县客家文化城”。5、实物:幼儿从家里带来一些客家美食或特产。6、音乐《斑鸠调》。教学重难点:了解客家众多文化中的——饮食文化,并能够用自己的语言大胆向同伴介绍和交流自己的发现;另一个重点是组织幼儿学习一些客家美食的制作过程(如:包艾米果、做荷包肉、打黄元米果)。难点是让幼儿直观地了解到一些客家美食的制作过程,使孩子体会到客家祖先的勤劳和聪明智慧。教学设计思路及教学设计理论:我园使用的“幼儿多元能力实践课程”中的大班下学期主题教学中,教师组织幼儿进入到了最后一个主题教学《家乡美名扬》;为了让幼儿更加了解和热爱自己的家乡;老师为本班孩子设计了这样一个有关客家文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