诊疗学基本检查和一般检查法讲义.ppt
上传人:你的****书屋 上传时间:2024-09-12 格式:PPT 页数:121 大小:23.5MB 金币:9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诊疗学基本检查和一般检查法讲义.ppt

诊疗学基本检查和一般检查法讲义.ppt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111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9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诊疗学基本检查和一般检查法基本检查法:体格检查(掌握)一般检查法(熟悉)34Teachtheeyetosee,thefingertofeel,andtheeartohear检体诊断(Physicaldiagnosis):医生进行全面的体格检查后,对病人健康状况和疾病提出的临床判断1.仪表端庄,举止大方,态度和蔼2.检查前后洗手---避免交叉感染3.要关心、体贴病人。检查前:自我介绍,说明原因、目的和要求,注意手及辅助器具的温度。检查后:表示感谢(感谢配合)。4.站在病人右侧。光线适当,室内温暖,环境安静;检查手法规范轻柔;被检查部位暴露应充分6.全面、有序、重点、规范(手法、顺序、内容)和正确7.规范顺序,避免重复和遗漏,避免反复翻动病人生命体征→一般状态→头部→颈部→前胸部(包括胸廓、肺、心脏)→后胸部(包括肺,脊柱、肾区压痛和叩击痛)→腹部(包括腹反射)→肛门、直肠和生殖器→上肢(包括肌力、腱反射和Hoffmann征)→下肢(包括关节、各种神经反射和病理反射)腹部检查检查:视→听→叩→触(减少触诊对肠鸣的影响)8.注意对照检查(左右、上下)9.掌握时间(一般应尽量在30~40分内完成)常用体格检查的器具(10项)视诊(inspection)视诊内容一般状态和全身及局部体征(二)、局部视诊:了解患者机体各部位改变触诊(palpation)适用范围:广,以腹部触诊尤为重要,并可进一步补充视诊未能明确的体征。运用部位:指腹、掌指关节面浅部触诊法一、浅部触诊法用于诊察腹内脏器大小和腹部异常包块等病变。深触诊时,患者平卧,屈膝以松弛腹肌,检查者以一手或两手重叠,由浅入深(2-5cm)。深部滑行触诊法(deepslippingpalpation)常用于腹腔深部包块和胃肠病变的检查双手触诊法(bimanualpalpation)双手触诊法:肝、脾、肾及腹腔肿物检查深压触诊法(deeppresspalpation)深压触诊法:阑尾压痛点及胆囊压痛点冲击触诊法(ballotteIhent)冲击触诊法:3-4手指并拢700‾900一般仅用于腹水患者肝脾触诊触诊注意事项适用范围:腹腔病变和脏器情况,检查深度2cm以上叩诊(percussion)适用范围间接叩诊法右手指自然弯曲,以中指指端叩击左手中指末端指关节处或第二指骨的远端,叩击方向应与叩诊部位的体表垂直。每次只要连续叩2-3下,力量均匀一致,自上而下,两侧比较。正确的间接叩诊法示意图直接叩诊法右手中间3指的掌面或指端直接拍击或叩击被检部位。适用于胸、腹部病变面积广泛或胸壁较厚患者清音正常肺部的叩诊音。鼓音含有大量气体的空腔器官,正常为胃泡区及腹部,病理见于肺内巨大空洞、气胸和气腹。过清音鼓音与清音之间,见于肺组织含气量增多,弹性减弱的疾患,如肺气肿。浊音叩击被少量含气组织覆盖的实质脏器时可获得浊音,如心脏或肝脏的相对浊音区。病理性如肺炎。实音心、肝脏,病理性见胸腔积液和肺实变等清音鼓音过清音浊音实音听诊(percussion)间接听诊法:应用听诊器进行听诊的方法。其应用范围广,除心、肺、腹听诊外,还可对血管音、皮下气肿音、肌束颤动音、关节活动音、骨折断面的磨擦音听诊直接听诊法:除特殊或紧急情况下很少用嗅诊(olfactoryexamination)带刺激性蒜味:有机磷中毒烂苹果味: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氨味:尿毒症腥臭味:肝性昏迷等43全身状态检查皮肤淋巴结全身状态检查一、性别:◆正常人的性别特征很明显,性别(sex)不难判断。◆性别特征的正常发育,在女性与雌激素和雄激素有关,在男性仅与雄激素有关。◆疾病的发生与性别有一定的关系,某些疾病可引起性征发生改变。一、性别(sex)二、年龄◆随着年龄(age)的增长,机体出现生长发育、成熟、衰老等一系列改变,年龄与疾病的发生及预后有密切的关系◆年龄大小通过问诊即可得知◆但在某些情况下,如昏迷、死亡或隐瞒年龄时则需通过观察进行判断国内一般按摄氏法进行记录。测量体温的方法通常有以下3种:生理情况下体温有一定的波动.早晨体温略低,下午略高在24h内波动幅度一般不超过1℃运动或进食后体温略高老年人体温略低经期前或妊娠期妇女体温略高体温高于正常称为发热见于感染、创伤、恶性肿瘤、脑血管意外及各种体腔内出血等体温低于正常称为体温过低见于休克、严重营养不良、甲状腺功能低下及过久暴露于低温条件下体温的记录方法:体温测定的结果,应按时记录于体温记录单上,描绘出体温曲线。多数发热性疾病,其体温曲线的变化具有一定的规律性,称为热型。体温测量误差的常见原因:(1)测量前未将体温计的汞柱甩到36℃以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