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高中物理选修3-4《课程纲要》课程名称高中物理选修3-4设计者日期2012年2月适用年级高二下学期总课时33课时左右课程类型选修学校学生、教材及其他资源背景分析学生已经完成高中物理必修模块的学习,理解了物理的一般研究方法,经历过艰苦的学习过程,并在相关学科学习的基础上,形成结构较为完整的科学素养。同时在高中第一学年及高二上学期物理学科学习中对力学也有了更深入地学习,可以进行更为深入的学习分析。选修系列3的主要目标是让学生经历物理学的实证研究和理性思维过程,学习物理学的基本内容和研究方法,了解物理学与社会发展、科学技术进步的关系.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将进一步拓展科学学习的视野,学会或掌握一些物理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掌握建立物理模型进行分析的一般思想和方法;具有一定的实验探究、运用实验原理解决实际问题以及终身进行科技学习的能力;形成和保持对科学学习的兴趣和愿望,具有正确的科技观和较强的科技创新意识;养成积极、负责、安全地使用技术的行为习惯;重点要建立能将文字叙述转化为物理图景,学会分析,学会抽象,学会概括,学会比较,学会推理;为迎接未来社会挑战、提高生活质量、实现终身发展奠定基础。课程目标本模块是选修3系列的第三本。其中第十一章《机械振动》,人类生活在运动的世界里,机械振动是最常见的运动。本章教材首先讲述简谐运动基本特点,然后通过图像介绍简谐运动的规律和特点,接下来介绍简谐运动的实例——单摆,最后介绍受迫振动的知识。该章篇幅不长但它是所有力学的综合应用。从物理方法上讲把模型理想化为解决实际问题开辟了道路,从应用上讲,实际中有很多应用,也是波动的基础。第十二章《机械波》,本章以机械运动为基础,从机械振动在介质中传播形成机械波开始建立整栋与波动的联系,再逐渐深入认识波动的周期性,并通过横波的图像来认识表征波动特征的波长频率和波速,进而介绍反射、折射、干涉和衍射现象。第十三章《光》,本章先讲述几何光学的基本知识,再引导学生进一步认识光的本质,认识光的波粒二象性。第十四章《电磁波》本章与实际联系非常紧密,从产生到应用环环相扣。第十五章《相对论简介》相对论不仅给出了物体在高速运动时所遵循的规律,而且改变了我们对于时间和空间的认识。它的建立在物理学和哲学的发展史上树立了一座重要的里程。学习主题/活动安排学习主题:本册3-4相关内容实施内容课时安排第十一章《机械振动》第一节:简谐运动(1课时)第二节:简谐运动的描述(1课时)第三节:简谐运动的恢复力和能量(1课时)第四节:单摆(1课时)第五节:外力作用下的振动(1课时)第一章《机械振动》复习(1课时)第十二章《机械波》第一节:波的形成和传播(1课时)第二节:波的图像(1课时)第三节:波长、频率、和波速(1课时)第四节:波的衍射和干涉(1课时)第五节:多普勒效应(1课时)第六节:惠更斯原理(1课时)第十二章《机械波》复习(1课时)第十三章《光》第一节:光的反射和折射(1课时)第二节:全反射(1课时)第三节:光的干涉(1课时)第四节:实验:用双缝干涉测量光的波长(1课时)第五节:光的衍射(1课时)第六节:光的偏振(1课时)第七节:光的颜色色散(1课时)第八节:激光(1课时)第十三章《光》复习(1课时)第十四章《电磁波》第一节:电磁波的发现(1课时)第二节:电磁振荡(1课时)第三节:电磁波的发射和接受(1课时)第四节:电磁波与信息化社会(1课时)第五节:电磁波谱(1课时)第十四章《电磁波》复习(1课时)第十五章《相对论简介》第一节:相对论的诞生(1课时)第二节:时间和空间的相对性(1课时)第三节:狭义相对论的其他结论(1课时)第四节:广义相对论简介(1课时)第十五章《相对论简介》复习(1课时)实施对策:教学方式:充分利用便捷的班班通系统,采用生生互动、师生互动的授课方式启发学生学习。学习方式:利用导学案,采用学生自学和小组讨论的方式进行合作探究式学习。课外延伸:开展对应的研究性课题。有效性评价1、评价指标(1).过程评价:课堂表现、作业、研究性学习;(2).结果性评价:综合测试;2、评价方式及处理结果(1).过程评价:三个方面统一指标,按等级评定。(2).结果性评价按100制评分。每节课争取百分之八十的达标率,未达标学生课下重点辅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