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临床流行病学教学大纲(医学类各专业选修课用)前言临床流行病学是一门采用流行病学、生物统计学、临床经济学和社会医学的原理和方法来研究临床医学的方法学,使临床医学从经验提升到科学的最有力的工具之一。临床流行病学是以病人群体为研究对象,利用流行病学原理和方法解决临床中所遇到的各种问题,并进行评价的一门方法学。其核心内容是临床科研的设计、测量与评价。临床流行病学是从患病个体的诊治扩大到患病群体的研究,以宏观的角度对疾病病因学、诊断、治疗及预后等一系列进行综合性评价的原则和方法。掌握临床流行病学,可提高临床科研的选题、设计、误差控制及对研究结论的评价能力。为增强临床医学科研成果的准确性及可应用性奠定良好的基础,同时有利于指导临床诊疗的决策。目前我国临床流行病学发展与世界发达国家相比还很落后,多数医学院校尚未开设临床流行病学课程,特别是青年医师普遍缺乏临床流行病学知识。通过临床流行病学的学习,使学生掌握临床流行病学的理论与方法,提高学生今后在医疗实践中对疾病的早期发现、有效防治以及对整个疾病发生、发展及转归的认识有重要意义,帮助医生自觉地把自己的工作同预防医学联系起来。以适应医学模式的转变和21世纪医药卫生事业发展的需要。一、绪论(一)目的和要求1.熟悉临床流行病学的定义和发展简史2.熟悉临床流行病学的研究内容和方法(二)教学内容1.临床流行病学的历史2.临床流行病学定义3.临床流行病学的研究内容4.临床流行病学研究方法(设计、测量、评价)二、疾病的分布(一)目的和要求1.掌握常用的疾病统计指标2.了解疾病分布的描述(二)教学内容1.常用的疾病统计指标(1)疾病发生水平指标:发病率、罹患率、续发率(2)疾病存在状况指标:患病率、感染率、(3)疾病死亡指标:死亡率、累积死亡率(4)疾病防治效果指标:治愈率、有效率、病死率、存活率(5)评价健康寿命损失的指标:PYLL、DALY2.疾病的分布(1)描述疾病分布的术语:散发、爆发、流行(2)人群分布特征:疾病在年龄、性别、职业、民族等方面的差异和分布,以及影响人群分布的因素(3)时间分布:短期波动、季节性、周期性、长期趋势的概念及其影响因素。(4)地区分布:地方病、输入性疾病三、病因与病因推断(一)目的和要求1.了解病因概念的发展简史2.熟悉病因的概念及学会如何进行病因推断二、教学内容1.病因的概念(1)病因的定义:因果观的发展、流行病学病因定义(2)病因模型:流行病学三角、轮状模型、病因网模型(3)充分病因和必要病因:概念、局限性2.病因的推断(1)病因的推理方法:假设演绎法、MILL准则(2)统计学关联到因果关联:统计学关联、因果关联(3)病因推断的标准:时间顺序、关联的强度、剂量反应关系、暴露与疾病分布的一致性、关联的重复性、关联的合理性、终止效应四、现况研究一、目的和要求1.熟悉现况研究的目的、基本原理和方法2.熟悉现况研究的基本步骤和常见的偏倚二、教学内容1.现况研究的基本原理、目的2.现况研究的方法(普查、抽样调查)3.现况研究的基本步骤(研究对象的确定、样本大小、调查表的制订、测量方法、质量控制、资料的整理与分析)4.常见的偏倚及防止五、队列研究一、目的和要求1.掌握队列研究的基本原理及研究步骤2.学会队列研究数据资料分析方法3.熟悉队列研究的偏倚及控制和队列研究的优缺点二、教学内容1.队列研究的基本原理、目的、类型2.队列研究的研究步骤3.数据资料的统计分析(1)率的计算:累积发病率、发病密度、SMR、SIR、SPMR(2)暴露与疾病关联强度的指标:RR、AR、AR%、PAR、PAR%4.常见的偏倚及控制5.队列研究的优缺点六、病例对照研究(一)目的和要求1.掌握病例对照研究的基本原理、研究类型、优点及局限性2.掌握病例对照研究的实施步骤及资料得分析方法3.熟悉病例对照研究常见的偏倚及其控制(二)教学内容1.病例对照研究的基本原理2.病例对照研究的研究类型3.病例对照研究的实施(1)研究对象的来源与选择(2)样本大小的估计(3)研究变量的获取4.数据资料的整理与分析描述性分析推断性分析:未匹配未分层资料的分析,未匹配分层资料的分析,暴露分级资料的分析,未匹配未分层资料的分析,匹配资料的分析;OR、OR95%可信限、病因分值的概念、意义及应用5.病例对照研究常见的偏倚及其控制6.病例对照研究的优点及局限性七、诊断试验的设计与评价(一)目的和要求1.熟悉诊断试验的原理和设计2.掌握诊断试验的评价指标3.熟悉诊断试验的临床意义极其应用4.熟悉提高诊断试验效率的方法及评价原则(二)教学内容1.诊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