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中国古代建筑制图的成就中国是世界上文化发达最早的国家之一。在数千年的悠久历史中,勤劳智慧的中国劳动人民创造了辉煌灿烂的文化。在科学技术方面(如天文、地理、建筑、水利、机械、医药等),我国都曾为世界文明的发展作出过卓越的贡献,留下丰富的遗产。与科学技术密切相关的制图技术,也必然相应地获得光辉的成就。历代封建王朝,无不大兴土木,修筑宫殿、苑囿、陵寝。《史记》称:“秦每破诸侯,写放其宫室,作之咸阳北阪上。”这说明秦灭六国曾派人摹绘各国宫室,仿照其式样建造于咸阳。设计制图在我国史籍中有许多记载,例如“齐王起九重之台,募国中能画者……画台”(见《说苑》)。人们熟知的阿房宫是秦始皇于渭南上林苑所建朝宫的前殿,《史记》称:“前殿阿房,东西五百步,南北五十丈,上可以坐万人,下可以建五丈旗,周驰为阁道,自殿下直抵南山。表南山之巅以为阙。为复道,自阿房渡渭,属之咸阳,以象天极。”唐代杜牧《阿房宫赋》中有所谓:“覆压三百余里,隔离天日的描述。这样巨大的建筑工程,没有图样是不可能建成的。古代的图样,由于不耐腐蚀性,绝大多数已不存在了。1977年冬,在河北省平山县发掘战国的中山王墓时,出土了大批青铜器,其中有一块长94厘米、宽48厘米、厚约1厘米的铜板。班上用镶嵌金银线表示出国王、两位王后、两位夫人的坟墓和相应享堂的位置和尺寸(图1a)。经修整后,可以看出这是一幅酷似现代用正投影法画出的建筑规划平面图(图1b)。该图上南下北,图中用细线围成的扁凸字形,表示堆土而成的高台的坡脚线。五座正方形享堂(三大两小)对称地排列于高台上。从镶嵌地439个文字,可知建筑物地名称、大小,并知该图是按1∶500绘制成后,经国王核准,复制在铜板上的。专家考证,这块铜板制成于公元前四世纪,并曾据以施工,在世界范围内实属罕见地古代遗物。它有力地证明中国早在二千多年前已经能在施工之前进行设计和绘制图样。对于中国古代在建筑方面地丰富经验,北宋地李诫(字明仲)作了总结,于公元1100年写成34卷地《营造法式》。这是世界上最早地一部建筑规范巨著,对建筑技术、用工用料估算以及装修等都有详细的论述。书中有图样6卷,计图一千余幅。图样这一名称,从此肯定下来并沿用至今。该书中的图样包括使用相当于现今各种投影法绘成的宫殿房屋的平面图、立面图、剖面图、详图及构件图,其中有的是用正投影法画出的,例如图2a所示的挑梁是用水平投影和正面投影来表示的,投影图的配置相当于第三角法;图2b所示的大殿构造是用剖面图来表示的;图2c所示的斗拱是用斜轴测来表示的;图2d所示为门的中心透视图。所有这些,充分反映了九百年前中国工程制图技术的先进和高超。中国古代的工程制图技术虽然有过光辉的历史,但由于长期处于封建统治之下,19世纪中叶后又处于半封建、半殖民地状态,生产力发展受到极大的阻碍,工业落后,制图技术更不被重视,发展缓慢。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工农业生产和科学技术获得空前发展,国家又制定了相应的制图标准,制图的理论、应用以及制图技术,都随之向前迈进。特别是电子计算机诞生和发展,它的高速计算能力、强大而高效的图形、文字处理功能和巨大的储存能力,与人类的知识、经验、逻辑思维能力紧密结合,形成了高速、高效、高质的人机结合交互式计算机辅助设计系统。这一系统使制图技术产生了根本性的革命。目前使用计算机绘图技术的设计、科研和生产单位已越来越广泛。在肯定我国古代制图技术方面的卓越成就的同时,必须览古励今、鞭策自己,为早日实现制图技术的自动化,促进我国实现现代化而作出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