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薛宝钗.doc
上传人:sy****28 上传时间:2024-09-13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24KB 金币:14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浅议薛宝钗.doc

浅议薛宝钗.doc

预览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14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山东电大学报2004年第4期浅议薛宝钗邓文琦(聊城职业技术学院文法系,山东聊城252000)摘要:在我国文学发展史上,伟大和杰出的作家作品都自觉不自觉的,或多或少地突破了传统审美观念的限制,而曹雪芹更从理论和实践上对传统的审美观提出了挑战,他举起了美学理论的旗子,以真为核心的审美观。作者喜欢的人物不避讳他们的缺点,厌恶的人物也绝不予以简单的丑化,真是他至高无上的审美原则。薛宝钗就是这些真实人物中的一员,了解这一人物的性格,发掘这一典型形象的丰富内涵,对理解这一人物形象非常重要。关键词:美学;薛宝钗;性格中图分类号:I207!41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3340(2004)04-0040-03在?红楼梦#所描写的四百个人物中,薛宝钗是一个非常重要的人物,同时也可以说是一个最有争议的人物。二百多年来,人们对她的评价众说纷纭,莫衷一是,甚至把她和林黛玉对立,形成所谓钗党、黛党,互相争论不休,早在清代笔记里就有因尊林尊钗而一言不合,遂相龃龉,几挥拳头的记载,可见对这一人物的争论是多么大了。因此,本文拟从美学角度,谈一谈我对这一人物形象的粗浅看法。一鲁迅先生在评价?红楼梦#时曾说:至于说到?红楼梦#的价值,可是在中国底小说中实在是不可多得的。其要点在敢于如实描写,并无讳饰,和从前的小说叙好人完全是好,坏人完全是坏的,大不相同,所以其中所叙的人物,都是真的人物。总之自有?红楼梦#出来以后,传统的思想和写法都打破了。鲁迅先生的这段话,是从美学角度,指出了把我国文学成就推向峰巅的?红楼梦#的价值,最重要的就在于它打破了我国古代小说文学叙好人完全是好,坏人完全是坏的传统的美学观念,从而写出了真的人物。我国传统的美学非常重视教化。文艺是否具有价值,首要的一点是看它是否具有道德伦理的价值,而不是看它是否真实地发掘了生活和人生。这种传统的美学观念给中国的文艺带来了很不利的影响,导致中国的文艺特别容易倾向于道德说教,特别容易出现简单化、念化、式化的概公作品,其在诗歌散文,则重在美刺、讽喻、教化,使文艺成为政治要求的传声筒,而忽视对复杂的社会,对人的本质进行深刻地挖掘,其在戏剧小说,则逐渐形成一种脸谱化地创作倾向,塑造人物常常是恶则无往不恶,美则无一不美不是绝对的好人,就是绝对的坏人,有意无意地忽视人的真实性和复杂性,忽视这一个,用类型代替典型。在我国文学发展史上,所有伟大和杰出的作家作品,都自觉不自觉地,或多或少地突破了传统审美观念的限制,而曹雪芹更从理论上和实践上都对这种传统的审美观提出了挑战。他在?红楼梦#第一回开宗明?,借石头之口提出一套崭新的美学理念:但我想历史野史,皆蹈一辙,莫如我这不借此套者,反倒新奇别致,不过只取其事体情理罢了,??至若佳人才子等书,则又千部共出一套,且其中终不能不涉于淫滥,以致满纸潘安、子建、子、西文君,不过作者要写出自己的那两首情诗艳赋来,故假拟出男女二人名姓,又必旁出一小人其间拨乱,亦如剧中之小丑然。且鬟婢开口即者也之乎,非文即理。故逐一看去,悉皆自相矛盾、大不近情理之话,竟不如我半世亲睹亲闻的这几个女子,虽不敢说强似前代书中所有之人,但事迹原委,亦可以消愁破闷;也有几首歪诗熟话,可以喷饭供酒。至若离合悲欢,兴衰际遇,则又追踪蹑迹,不敢稍加穿凿,徒为供人之目而反失其真传者。这一段话,表面看来似乎只是一种写作方法上的不同意见,所不满的也只是佳人才子等书,则又千部共出一套,好象牵扯不到以善为核心的审美观念,然而曹雪芹实在是举起了一面崭新的美学理论的旗帜,它的内容是离合悲欢,兴衰际遇,则又追踪蹑迹,不敢稍加穿凿,徒为供人之目而反失其真传者反倒新奇别致。这是以真为核心的审美观,与传统的以善为核心的审美观是不一样的。曹雪芹就是根据他这种崭新的审美观念来创作他的巨著?红楼梦#的,所以?红楼梦#在各方面都表现出对传统审美观念的叛逆和革命。在塑造人物上一反恶则无往不恶,美则无一不美的陈腐教条,一举打破了脸谱化。?红楼梦#中没有一点公式化、概念化、简单化的毛病。作者喜爱的人物,并不避讳写他们的缺点:作者厌恶的人物,也绝不予以简单的丑化,曹雪芹时刻不忘生活的真实、情的复人杂,真是他至高无上的审美原则,所以鲁迅先生说其中所叙的人物,都是真的人物。薛宝钗也是这些真实人物中的一员,了解这一点,对我们理解这一人物形象非常重要,下面我们就来具体分析一下这一人物形象。二薛宝钗刚一出现在贾府,作者就在第五回里对她进行了这样一番评述:收稿日期:2004-09-12作者简介:邓文琦(1966-),女,山东聊城人,聊城职业技术学院文法系副教授。40山东电大学报不想如今忽然来了一个薛宝钗,年岁虽大不多,然品格端方,容貌丰美,人多谓黛玉所不及。而且薛宝钗行为豁达,随分从时,不比黛玉孤高自许,目无下尘,故比黛玉大得下人之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