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植物妈妈有办法教学设计植物妈妈有办法教学设计在教学工作者实际的教学活动中,往往需要进行教学设计编写工作,教学设计要遵循教学过程的基本规律,选择教学目标,以解决教什么的问题。那么大家知道规范的教学设计是怎么写的吗?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植物妈妈有办法教学设计,欢迎阅读与收藏。植物妈妈有办法教学设计1【教学目标】1、会认12个生字,会写10个字。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3、有观察植物、了解植物知识、探究植物奥秘的兴趣。【教学重点】学习字词。【教学准备】课件准备一些植物图片,生字卡片。【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欣赏植物图片,激发了解植物的兴趣1、欣赏。2、设疑揭题:同学们,你们知道在神奇的大自然中,植物妈妈是怎样送别自己的小宝宝吗?今天要学习的课文给我们讲了几个植物妈妈的事,让我们一起去看看……二、初读课文,自主识字1、读一读,要求:⑴划出本课生字,同桌互相听一听,认一认,帮一帮。⑵你能理解哪些词语的意思?哪些还不够理解需要帮忙,请在旁边打个问号。⑶课文中介绍了哪几种植物妈妈?它们是怎么样送别自己的孩子的?请填写:植物妈妈传播种子的方法有:蒲公英妈妈是()。()是(),()是()。我还知道()是()。2、自己再读课文,把课文读通顺。三、整体感知1、指名朗读课文,交流填空。2、分段朗读课文,读后说说自己的感受。相机理解词语和指导朗读。3、挑选自己喜欢的段落读一读,想想应该有什么的语气来读?4、议一议,想一想:“粗心的小朋友却得不到它”这话是什么意思?怎么样的小朋友才能得到它?第二课时一、熟读背诵,合作表演1、自由反复朗读,想想自己喜欢哪个角色,做好表演准备。2、引读课文,引导学生背诵,并用各种方式进行背诵。3、课文表演:教师和学生可以示范表演,然后小组内可以合作进行创造性的表演,教师巡视看看哪个小组的表演优秀就请哪个小组上台自由发挥。二、巩固字词1、出示带有生字的词语用各种形式认读,交流识字的方法。2、做猜字游戏:教师语言引导,学生猜字并找到相应的.字,说说自己猜测的理由。三、写字1、指导观察,说说自己的发现。2、示范指导。3、学生描红临写。(教师随时进行蝎写字姿势的教育。)四、拓展练习1、出示诗歌,学生试读。种子的旅行植物的种子,有各种传播的本领:等到成熟了,它们就去旅行……蒲公英张开降落伞,随着风儿飘不停。一旦找到合适的地方,就在那里生根。风滚草的果子,卷缩成一个个球形。随风在草原上滚动,把种子播进泥层。池塘里的睡莲,种子在水面漂行,随着波浪漂啊漂啊,沉下水底发芽生根。椰子树的果实像只小船,它的外壳又坚又硬,波浪把它冲上海岛,岸边又会张出新的椰林。有的种子成熟了,蚂蚁会来搬运;有的种子靠鸟传播,鸟粪里常有幼苗诞生。有的种子长着钩、刺,能挂杂人的衣服上旅行;有的种子根据湿度一张一缩,像动物向前缓缓爬行。植物的种子,有各种能够传播的本领,一代又一代呵,繁衍它们的生命。2、组内互读,听一听。3、指名朗读。4、你读懂了什么?有什么想说给大家听听的?植物妈妈有办法教学设计2教学目标:1.认真观察画面,看懂图意,进一步理解课文内容。2.通过读这首诗,让学生了解三种植物传播种子的办法,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趣和追求知识的欲望。3.指导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4.继续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意识,感受学习的快乐。教学重点:1.让学生了解三种植物传播种子的办法,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趣和对知识的渴求。2.指导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教学难点:让学生了解三种植物传播种子的办法,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趣和对知识的渴求。教学用具:录像、投影教学过程:一、导入:(电脑出示课件)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21课,请同学们齐读课题。孩子如果已经长大,就得告别妈妈,四海为家。牛马有脚,鸟有翅膀,植物是怎么传播自己的种子的它靠的啥办法?你们也来模仿老师问一问大家。读一读。二、学习1.下面我们就带着这些问题去学习课文,请同学们借助拼音自己读一读课文,读后数一数共有几小节?(6小节)1)检查字词掌握情况:a开火车读词老师看看大家字词掌握的怎么样,我们来开火车好吗?b做多音字“得”的练习这篇课文有一个多音字,在课文中出现了三次,三次的读音各不相同,我们来做一个练习。(结合电脑出示的句子练习)2.谁愿意给大家读读课文想:课文介绍了哪几种植物?哪几个小节是介绍这几种植物的?3.小组合作学习:1)选择自己感兴趣的一种植物,读一读那个小节。2)说一说这种植物是怎么传播自己的种子的。蒲公英:1)蒲公英是一种非常有趣的植物,哪个小组是学习这个小节的,你们来说一说。2)老师也给大家带来了一段录象我们一起来看一看。3)蒲公英美不美?我们读的时候就要把“微风轻轻一吹,孩子们就纷纷出发”读出来。苍耳:1)你们见过苍耳吗?谁来说一说?2)课下同学们找了有关苍耳的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