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初中生物教材中的生物学家北师大版《生物学》生物学的发展离不开生物学家的杰出贡献,教材中提及不同国籍的生物学家三十多位。由于篇幅的限制,教材很少对这些科学家的科学经历进行介绍,对他们的科学成就和对生物科学的贡献也只是一笔带过。从科学教育的角度来讲,科学家的科学经历和科学成就是很重要的科学史内容,是很有价值的科学教育素材,把这些内容利用好了,对于启发和引导学生学习科学家的科学方法和科学精神,激励学生从小树立远大理想,立志研究、贡献社会是很有实际意义的。附教材中的科学家索引1.法国学者拉马克(1744—1829),首次提出“生物学”这一科学名词,是生物学的奠基人之一(七上P23)。2.瑞典科学家林奈(1707—1778),创立分类学,是“分类学之父”(七上P24,八下P35)。3.英国科学家、博物学家达尔文(1809—1882),建立“进化学说”(七上P24,八下P14)。4.英国医生哈维(1578—1657),发现血液循环,在生物学研究中较早运用实验方法(七上P25)。5.美国科学家沃森(1928—)、英国科学家克里克(1916—2004),发现DNA分子的双螺旋结构,使生物学的研究进入分子生物学阶段,同获1962年诺贝尔生理医学奖(七上P25)。6.★英国物理学家罗伯特·虎克(1635—1703),第一位发现细胞的人(七上P43)。7.★荷兰业余科学家列文胡克(1635—1723),显微镜学家,微生物学的开拓者(七上P43)。8.★德国植物学家施莱登(1804—1881),德国动物学家施旺(1810—1882),共同创立了细胞学说(七上P49)。9.比利时科学家海尔蒙特(1580—1644),最早用实验解释生物现象的学者(七上P69)。10.英国科学家普利斯特利(1733—1804),发现绿色植物能够“净化”被污浊的空气(七上P70)。11.荷兰科学家英格豪斯(1730—1799),发现绿色植物“净化”空气必须有光照(七上P70)。12.瑞士牧师谢尼伯(1742—1809),发现植物在“净化”空气时还需要吸收空气中的二氧化碳(七上P70)。13.瑞士学者索热尔(1767—1845),发现绿色植物在光下要消耗水(七下P70)。14.德国科学家萨克斯(1832—1897),验证了光合作用的产物是淀粉(七上P70)。15.★英国海军军医林德(1716—1794),发现柠檬能治坏血病(七下P7)。16.★波兰化学丰克,为维生素命名(七下P7)。17.★奥地利医生卡尔·兰德斯坦纳(1868—1943),发现人类的ABO血型系统,于1930年获得诺贝尔生理医学奖(七下P32)。18.★荷兰医生科尔夫(1912—2009),发明血液透析机,被称为人工器官之父(七下P64)。19.俄国物理学家巴甫洛夫(1849—1936),创立条件反射学说,获得1904年诺贝尔生理医学奖(七下P74,教材只提到“一位科学家”,未指明是谁)。20.★英国科学家贝利斯和斯塔林,于1902年发现促进胰液分泌的“肠促胰液肽”(七下P96)。21.★英国医生詹纳(1749—1823),于1796年发明种牛痘法预防天花(七下P114)。22.法国昆虫学家法布尔(1823—1915),同时也是动物行为学家和文学家,《昆虫记》是他的传世之作(八上P35)。23.奥地利动物学家弗里施(1886—1982),荷兰动物学家廷伯根(1907—1988),奥地利学者劳伦斯(1903—1989),三位科学家因研究动物行为有卓越的成就,获1973年诺贝尔生理医学奖(八上P35)。24.★英国科学家弗莱明(1881—1995),弗罗里(1898—1968),因发现和提纯青霉素而获得1945年诺贝尔生理医学奖(八上P60)。25.奥地利植物学家孟德尔(1822—1884),通过豌豆杂交实验,发现了基因分离定律和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被称为“遗传学之父”(八上P104)。26.★美国人类学家摩尔根(1818—1881),通过研究印第安人的婚姻习俗,最早得出“没有血缘关系的氏族之间的婚姻,其后代的体质和智力更为强健”的结论(八上P115)。27.意大利医生雷迪(1626—1698),用蝇卵生蛆的实验,首次否定了自然发生论(八下P3)。28.法国学者巴斯德(1822—1895),设计著名的“鹅颈烧瓶”实验,否定了自然发生论,同时发明了巴氏消毒法,在世界范围内沿用至今(八下P4)。29.美国科学家米勒(1930—),通过模拟实验验证原始大气在一定条件下可以产生氨基酸等有机物,为生物的化学进化提供了实验依据(八下P5)。30.英国人口学家政治经济学家马尔萨斯(1766—1834),著有《人口论》,对达尔文创立生物进化学说有启发作用(八下P16)。31.英国科学家理查德·欧文(1804—1892),是最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