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六年级下册“语文与生活”教材解读及教学建议.docx
上传人:白凡****12 上传时间:2024-09-10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17K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2022六年级下册“语文与生活”教材解读及教学建议.docx

2022六年级下册“语文与生活”教材解读及教学建议.docx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1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PAGEPAGE11六年级下册“语文与生活〞教材解读及教学建议一、教材解读苏教版国标本小学语文六下单元练习教材的编排与第三学段前三册相同,整个单元练习构成了一种综合的、实践的、开放的、灵动的训练特质,同时又有意境、有韵味、有情趣,贴近学生的生活和心灵世界,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有助于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特别是单元练习的第一项语文与生活,仍以大语文观为指导,保持了该板块最明显的综合性特色,字词句段篇、听说读写做相互渗透,知识能力、过程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巧妙融合。但有所区别的是,在六下教材中,该板块设计的视点更高、视野更宽,将语文与生活、与人的开展成长紧紧联系在一起,引领学生走进大千世界、多维时空。鼓励学生在生活的涓涓细流中捕捉情感的浪花,找寻语文的身影,激发起学生对语文的兴趣和对生活的独特感受,将语文教育与语文学习推到了一个更新更高的层次。具体地说,有以下四个特点:1.抓住根本,巧妙整合,突显主题。语文与生活这一板块中的每一次训练一般有二至三道训练题,这些题分开看各自相对独立,单独成题;统整看来,各道题又互为依赖,紧密联系,形成一个完整的、符合认识规律的小的练习体系。每一个练习体系都暗含着一个训练主题,使之从目标到内容,从内容到形式都进行了巧妙的整合。如?练习3?:?红楼梦?里,有一段描写众人被刘姥姥逗得哈哈大笑的情节,十分精彩。同是写笑,笑的神态各不相同。仔细读读有关句子,你能想象出当时的情景吗有各种各样的笑,下面四个句子中该是什么样的笑联系上下文体会体会,然后选词填空。你能照样子再写几个表示笑的词语吗哈哈大笑这三个小练习都围绕笑这个主题来做文章,它们是亲亲热热、甜甜蜜蜜的一家人。这样的训练内容,无不表达着编者整合的智慧。2.语文学习生活化,生活内容语文化。语文来自生活,自应效劳于生活。学习语文的目的是为了在生活中应用。是为了使自己变成社会生活中的合格的人。恪守以生活为本、开展为本的理念,教材编者在语文与生活这一板块中所选的内容既富有情趣,又与学生生活密切相关,意在把整个世界作为语文学习的环境,让学生在语文学习中体验生活,在生活实践中活用语文。如?练习5?:走上街头,你会看到下面这些招牌。你知道它们经营的范围和特点吗times;times;超市times;times;自选商场times;times;百货商店times;times;电子城皇甫东打算开个超市,请你帮他起个新颖而又有意思的店名。起个什么店名好呢谈谈你的创意。皇甫东新进了一批货物,但他不知道怎么摆放。你能帮他把货物分分类吗请将类别写在后面的括号里。教材中这种全新的设计给我们指出了语文教学的新的思路:努力营造一个宽松开放的语文教育环境,让学生爱学语文,学有用的语文。3.巧妙渗透必要的实用的语文根底知识的训练。课标明确指出,不刻意追求语文知识的系统和完整学知识是为了运用,是为了向能力方面转化。虽然课标淡化了对语文根底知识系统和完整的追求,但它并不否认根底知识的重要性。毕竟,不掌握和积累一定的语文根底知识,要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要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那是不可能的。在课标理念的指导下,苏教版国标本小学语文教材的汉语知识不再系统编排,但精选了必要的和有用的语文根底知识巧妙地渗透于课文练习和单元练习之中。如?练习1?:晚上,陆小英把刚刚写好的习作送给爸爸看。爸爸细细地读了一遍,亲切地说:写得不错。不过我给你提个建议,你看lsquo;小溪哗啦啦地流淌着'这一句,如果写成lsquo;小溪唱着欢乐的歌往前跑'是不是更生动一些读读下面每组句子,你觉得哪一句更生动有趣些(1)风儿不停地吹,小草来回地摇摆。风儿不知向小草说了什么笑话,乐得小草前仰后合。你的房间里一定有许多你喜爱的东西你能把这些事物写一写,让它们活起来,跟我们一样有喜怒哀乐吗这三项内容紧紧围绕着把句子及生活中的事物写活、写趣、写生动的训练要求,巧妙渗透了拟人的修辞手法。掌握常用的修辞方法,是为了让学生能更好地理解语言,体会句子表达的效果,进而学以致用,使学生能更准确、更生动、更有效地进行语言表达。再如?练习2?,从认识农具、了解农具的用途入手。有机地把认识事物与复习稳固生字词、查字典等语文根底知识结合起来,把复习古诗与理解古诗中的农具(字、词)联系起来,进行语文根底知识的训练。4.注意与第四学段(初中)的衔接。由于过去小学与初中语文教材衔接不够,学生刚刚步入初中,对语文学习往往不大适应。此次编写六下教材,在教材结构形式上、选文的难度上和练习的梯度上,都注意向初中阶段的语文教材靠拢。这样就减缓了梯度,有利于小升初的衔接。如?练习7?: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出自哪里下面几句都是孔子的名言。谁知道意思,就先给大家说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