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6透视初高中英语教学的衔接 (2).doc
上传人:sy****28 上传时间:2024-09-11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51KB 金币:16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B6透视初高中英语教学的衔接 (2).doc

B6透视初高中英语教学的衔接(2).doc

预览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16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知识改变命运百度提升自我本文为自本人珍藏版权所有仅供参考本文为本人珍藏,有较高的使用、参考、借鉴价值!!本文为本人珍藏,有较高的使用、参考、借鉴价值!!透视初高中英语教学的衔接内容摘要:初、高中英语教学的衔接问题一直是困扰中学英语教师的一大难题。本文试图从教与学的各个方面对当前初、高中英语教学衔接中存在的问题作一番分析并提出解决这一问题的方法和途径。关键词:英语教学衔接初、高中英语教学的衔接问题一直是困扰中学英语教师的一大难题。笔者几年来对这个问题进行了研究和探索。下面从教学目标出发,谈谈当前初、高中英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和解决的办法。一、《初中英语教学大纲》、《高中英语教学大纲》(以下简称《大纲》)和《英语课标标准》对初中和高中英语教学目标的描述:项目类别语言技能情感态度学习策略文化意识《大纲》对初中教学目标的描述能从口头或书面材料中获取所需信息,能就熟悉的话题用英语与老师和同学进行简单的口笔头交流,能对事物进行简单的描述并作出自己的判断;对课内外英语活动具有积极态度,能克服在英语学习中产生的畏惧心理和困难;能根据自己的情况,合理安排和计划自己的学习,在学习中发挥自主意识和创新精神;具有一定的跨文化交际意识,对异国文化采取尊重和包容的态度。“新课标”对初中毕业教学目标的描述(五级)能听懂教师有关熟悉话题的陈述并参与讨论。能就日常生活的各种话题与他人交换信息并陈述自己的意见。能听懂供7—9级学生阅读的简单读物和报刊、杂志,克服生词障碍,理解大意。能根据阅读目的运用适当的阅读策略。能根据提示修改小作文;有较明确的英语学习动机和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能与他人合作、解决问题并报告结果,共同完成任务。能对自己的学习进行评价,总结学习方法。能利用多种教育资源进行学习;进一步增强对文化差异的理解和认识。《大纲》对高中教学目标的描述使学生巩固、扩大基础知识,发展听、说、读、写的基本技能,提高初步运用英语进行交际的能力,侧重提高阅读能力;使学生在英语学习过程中,受到思想品德、爱国主义和社会主义等方面的教育;使学生增进对外国文化,特别是英语国家文化的了解;在学习中发展学生智力,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形成有效的学习策略,为他们的持续发展奠定基础。“新课标”对高中教学目标的描述(六级)能理解口头或书面材料中表达的观点,并简单发表自己的见解。能有效地使用口头或书面语言描述个人经历。能在教师的帮助下策划、组织和实施英语学习活动。进一步增强英语学习动机,有较强的自主学习意识。能体会交际中所使用语言的文化内涵和背景。能主动利用多种教育资源进行学习,能初步对学习过程和结果进行自我评价,调整学习目标和策略。从上表可以看出,《大纲》(实验修订版)和《英语课程标准》(实验稿)对初、高中的英语教学目标描述充分考虑了衔接的问题,如在语言技能方面,对听、说、读、写的目标要求进行整体设计,初中重听说,高中则侧重读写能力的培养;对口笔头能力,初中只要求初步领会教师的陈述、参与活动,高中则要求进一步提高用英语交际的能力。二、初、高中英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我们先来分析二组数据。表一是某重点中学05届某班1—10号学生的2002年中考成绩(满分120分)和高一第一次单元小测成绩(满分100分);表二是该校06届某班31—40号学生的2003年中考成绩(满分150分)和高一半期考成绩(满分100分)。表一座号12345678910中考成绩10310810910811411811010711295小测成绩66616358768173736069表二座号31323334353637383940中考成绩133144142126137134143138120128半期成绩55596545614859564547从表一可以看出,抽样的10位学生中考优秀率近100%,而小测优秀率则为10%(80分以上仅一人)。按百分制计算,中考平均分为90.33,而小测平均分为68;从表二看出,抽样的10位学生中考优秀率100%,而期中考试优秀率则为0。按百分制计算,中考平均分为88.33,而期中考试平均分为54。是什么原因造成如此大的差距?笔者以为是以下几个问题影响了初高中的教学衔接:1、初高中教师对初中或高中的教学目标缺乏全面的了解。教师只对本阶段的目标有所了解,初高中教师缺乏交流、探讨,加之现在不少地区初高中分开办学,初高中教师间的交流更少了。即使在完中,初高中教研组也是独立的,教师之间互不听课,互不联系。椐了解,大部分初中教师不了解现行高考的有关信息,高中教师不了解中考的改革。2、初高中教师采取的课堂教学模式大相径庭。我们经常在听课中发现,初中英语课堂气氛活跃,学生反应热烈,师生间、生生间的互动多;到了高中,特别是高一,学生普遍反映,在初中时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