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矿工程论文-永煤集团车集煤矿2.40mta新井设计.doc
上传人:天马****23 上传时间:2024-09-12 格式:DOC 页数:91 大小:3.4M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采矿工程论文-永煤集团车集煤矿2.40mta新井设计.doc

采矿工程论文-永煤集团车集煤矿2.40mta新井设计.doc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81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毕业课程设计姓名:戚涛学号:学院:中国矿业大学成教学院学院专业:采矿工程设计题目:永煤集团车集煤矿2.40Mt/a新井设计指导教师:职称:毕业设计(论文)任务书函授站(点)专业年级学生姓名任务下达时期:年月日设计(论文)日期:年月日至年月日设计(论文)题目:设计(论文)专题题目:设计(论文)主要内容和要求:毕业设计(论文)指导教师评阅书指导教师评语(包含①基础理论及基本技能的掌握;②独立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③研究内容的理论依据和技术方法;④取得的主要成果及创新点;⑤工作态度及工作量;⑥总体评价及建议成绩;⑦存在问题;⑧是否同意答辩等);建议成绩:指导教师签字:年月日毕业设计(论文)答辩及综合成绩函授站(点)专业年级学生姓名说明书页图纸张其它材料答辩情况提出问题回答问题正确基本正确有一般性错误有原则性错误没有回答答辩委员会评语及建议成绩:答辩委员会主任签字:年月日摘要本设计为永煤集团车集煤矿240万t/a新井设计。全篇共分为十个部分:矿井概况及井田地质特征、井田境界及储量、矿井工作制度、设计生产能力、井田开拓、矿井基本巷道、采煤方法、采区巷道布置、井下运输、矿井提升、矿井通风与安全和矿井主要经济技术指标。车集矿位于河南省永夏矿区东南部。井田南北走向平均长10.76km,东西平均宽4.1km,面积约44.01km2。井田内可采煤层为二2煤,其赋存稳定,厚度平均3.5m,倾角平均10°,为缓倾斜煤层。井田内工业储量为25026.78万t,可采储量为18210.9万t。矿井平均涌水量为727m3/h,相对瓦斯涌出量为2.5m3/t,属低瓦斯矿井;煤尘无爆炸性危险,无自燃发火倾向;地温29~30℃。车集煤矿年设计生产能力为240万t/a,服务年限为58.37年。采用立井开拓,暗斜井延深的开拓方式。工作制度为“四六”制。第一水平标高为-600m,第二水平标高为-850m。矿井采用倾斜长壁综合机械化采煤法,一次采全高。矿井布置一个综采工作面,面长160m。煤炭通过胶带输送机运输。矿井通风方式为两翼对角式。目录TOC\o"1-3"\h\z\uHYPERLINK\l"_Toc138322973"1矿区概述及井田地质特征1HYPERLINK\l"_Toc138322974"1.1矿区概述1HYPERLINK\l"_Toc138322975"1.1.1交通位置1HYPERLINK\l"_Toc138322976"1.1.2河流1HYPERLINK\l"_Toc138322977"1.1.3矿区气候条件1HYPERLINK\l"_Toc138322978"1.1.4地震2HYPERLINK\l"_Toc138322979"1.1.5水源电源2HYPERLINK\l"_Toc138322980"1.2井田地质特征2HYPERLINK\l"_Toc138322981"1.2.1井田地形及煤系地层概述2HYPERLINK\l"_Toc138322982"1.2.2井田地质构造3HYPERLINK\l"_Toc138322983"1.2.3井田水文地质4HYPERLINK\l"_Toc138322985"1.3井田煤层特征5HYPERLINK\l"_Toc138322986"1.3.1煤层埋藏条件及围岩性质5HYPERLINK\l"_Toc138322987"1.3.2煤层特征6HYPERLINK\l"_Toc138322988"2井田境界与储量8HYPERLINK\l"_Toc138322989"2.1井田境界8HYPERLINK\l"_Toc138322990"2.1.1井田境界划分的原则8HYPERLINK\l"_Toc138322991"2.1.2井田境界8HYPERLINK\l"_Toc138322992"2.2矿井工业储量8HYPERLINK\l"_Toc138322993"2.2.1井田勘探类型8HYPERLINK\l"_Toc138322994"2.2.2矿井工业储量的计算及储量等级的圈定8HYPERLINK\l"_Toc138322995"2.3矿井可采储量9HYPERLINK\l"_Toc138322996"2.3.1计算可采储量时,必须要考虑以下储量损失9HYPERLINK\l"_Toc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