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推荐】切诊(中医学).pptx
上传人:兴朝****45 上传时间:2024-09-11 格式:PPTX 页数:73 大小:21M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精品推荐】切诊(中医学).pptx

【精品推荐】切诊(中医学).pptx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63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切脉脉诊(寸口诊法)切诊按诊一、脉诊定义:医生用手指切按患者动脉,根据脉动应指的形象,以了解病情、辨别病证的诊察方法。脉诊源流西晋王叔和集汉以前脉学大成,撰写了我国现存的第一部脉学专著----《脉经》。浮、沉、迟、数、芤、洪、滑、涩、弦、紧、伏、促、代、革、实、微、细软、弱、虚、散、缓、结、动24种。宋代崔嘉彦《崔氏脉诀》补“革、牢”二脉,以四言韵语形式写成,易于诵读。明代李时珍的父亲李言闻曾予删订,改名为《四言举要》、时珍辑入《濒湖脉学》中。李时珍《濒湖脉学》取前人脉学之精华,载二十七脉,编成“七言决”。张景岳虽无脉学专著,但他在《景岳全书》中设"脉神章"专论周学霆《三指禅》张璐《诊宗三味》周学海精于脉法,著有《脉义简摩》、《脉简补义》、《诊家直诀》、《辨脉平脉章句》等脉学书四种崔氏脉决崔氏脉决濒湖脉学(一)脉诊原理1,脉为人体气血运行通道。2,气血是形成脉象的物质基础。3,五脏与脉象形成的关系。(二)脉诊的部位三部九候诊法人迎寸口诊法仲景三部诊法寸口诊法仲景三部诊法※寸口诊法1部位:桡骨茎突定关,关前为寸,关后尺。2原理一是脉之大会(脉口);二是可反映气的盛衰(气口)。3寸口分脏腑左心肝,右肺脾,尺候肾(命门)。(三)诊脉的方法【时间】:平旦诊脉,持续1分钟,一息为时间单位。【体位】:手臂平直,直腕仰掌,与心脏平行。切脉姿势1切脉姿势2手指敏感部位--指目3.指力(1)浮取:三指轻放,触及脉的皮肤(举法)(2)沉取:用力较重,至筋骨间(按法)(3)中取:中等用力,按至肌肉间(寻法)切脉指力--轻、中、重总按单按切脉指法错误的诊脉手法构成脉象八要素(四)正常脉象1,平脉形象脉位不浮不沉,速率不快不慢(1息4-5至约60-90次/分),强度和缓从容,形态不大不小,节律一致。2,特点胃:从容和缓,节律一致。神:柔和有力,形体指下分明。根:尺脉沉取,应指有力。2.脉象的生理变异1)个体因素影响:※六阴脉:六脉沉细等同,无病象。※六阳脉:六脉洪大等同,无病象。2)脉位变异:※斜飞脉:从尺部斜向手背方向延伸。※反关脉:脉见于寸口的背侧。3)外部因素影响情志、劳逸、饮食、季节、昼夜、环境。(五)常见病脉浮脉:轻取即得,重按稍减。表证或虚阳浮越证。浮脉图浮脉相兼脉相类脉沉脉:轻取不应,重按始得。里证(有力为里实,无力为里虚)冬季气血收藏,脉像偏沉沉脉相类脉迟脉:脉来缓慢,一息不足四至(<60bpm)。寒证(有力为实寒,无力为虚寒)但邪热结聚,经隧阻滞,也可出现迟脉,如实热便秘起搏器相类脉数脉:脉来急促,一息六至(90bpm)。热证(有力为实热,无力为虚热)张景岳:暴数者多外邪,久数者必虚损儿童:一息约六至(110次/分左右)婴儿一息七至(120次/分左右)生理现象。甲状腺功能亢进相类脉虚脉:三部脉举按皆无力。虚证(气血虚)。迟而无力多阳虚数而无力多阴虚虚脉相类脉实脉:三部脉举按皆有力。实证。实脉洪脉【脉象】脉大有力,状若波涛汹涌,来盛去衰【主病】热盛夏日阳气亢盛,脉稍现洪大为夏令平脉。洪脉相类脉细脉滑脉【脉象】往来流利,如珠走盘,应指圆滑【主病】痰饮,食滞,实热青年人脉偏滑,气血充实之象;妇女妊娠脉滑,气血充盛。滑脉---双峰波相类脉涩脉:形细而行迟,往来艰涩不畅,脉律与脉力不匀【脉象】往来艰涩不畅,如轻刀刮竹。【主病】伤精,血少,痰食内停,气滞血瘀等。涩脉弦脉【脉象】端直而长,如按琴弦【主病】肝胆病,痛证,痰饮弦脉相类脉濡脉浮而细软,应指少力,如絮浮水主诸虚或湿困长脉短脉结脉【脉象】脉来缓而时一止,止无定数【主病】阴盛气结(六)相兼脉主病相兼脉:由二种或二种以上的单因素脉同时出现,复合构成的脉象。紧:表寒证紧:里寒浮缓:伤风沉弦:肝郁数:表热证细:阴虚、血虚滑:表证夹痰湿真脏脉(七)真脏脉:无胃之脉无神之脉无根之脉诊月经脉诊妊娠脉诊临产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