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一些汉语水平较高的外国学生对中国古代格律诗迷恋不已,但对其韵律美感不能真正欣赏。主要障碍之一在于对格律诗格式及其变化无所适从。格律诗的音韵平仄是利用汉语声调语言特点,通过平仄声调的排列组合,产生抑扬顿错的声律美感。但格律诗律、绝、七、五分类繁复,每类之中再分细目,每句中也如《文心雕龙》所说:“五字之中音韵悉异,两句之内角徽不同”,外国学生学习中无从下手。但格律诗的平仄格式自有规律可寻。教学中针对外国学生部分优先和各构成部分之间逻辑联系的分析型思维习惯,用分析的方法进行格律诗平仄格式的教学,可以取得较好的效果。一、所讨论问题的方位和核心绝、律、五、七关系二、规则优先汉语格律诗平仄推导的五项规则规则一:遵守汉语诗歌二字音步特点;规则二:每一句中须忌三平、三仄、孤平、孤仄、全平和全仄;规则三:遵守粘对关系;规则四:出句最末字总是仄(首句入韵者例外),对句最末字总是平;规则五:理解格律诗平仄格式根据第二字和最末字的平仄来分类。三、如何推导根据规则五,五绝按照“起-收”有四种平仄格式:1.平起仄收式2.仄起仄收式3.仄起平收式4.平起平收式无论哪一类,起-收都必须作为给定条件。(一)五绝平起仄收式的推导1、首句:根据“平起仄收”,应为(平标为—,仄标为︱,*为待定):——**︱三、四字不知,但只有—、︱两种可能。根据概率分布,共有四种:————︱(不合规则二,全仄)——︱︱︱(不合规则二,三仄)———︱︱——︱—︱(不合规则一,二字音步)可见首句只能是———︱︱。2、第二句是:︱︱︱——(根据规则三,对句)。3、第三句为:︱︱**︱(根据规则三,粘句;又,出句末为仄声)。同样三、四字也只有四种可能:︱︱——︱︱︱︱︱︱(根据规则二,全仄)︱︱—︱︱(根据规则一,不合二字音步)︱︱︱—︱(同上)故第三句只能是︱︱——︱。4、第四句为——︱︱—(根据规则三,对句)所以,五绝平起仄收式的格式应为:———︱︱,︱︱︱——。︱︱——︱,——︱︱—。(二)五绝仄起仄收式的推导1、首句:根据“仄起仄收”应为:︱︱**︱第三、四字有四种可能:︱︱——︱︱︱︱︱︱(不合规则二,全仄)︱︱—︱︱(不合规则一,二字音步)︱︱︱—︱(同上)故首句应为︱︱——︱。2、第二句则为——︱︱—(根据规则三,对句)3、第三句为——**︱(根据规则三,又,单句末为仄声)第三、四字有四种可能:————︱(不合规则二,孤平)——︱︱︱(不合规则二,三仄)———︱︱——︱—︱(不合规则一,二字音步)故第三句应为———︱︱。4、第四句为︱︱︱——(据规则三、四对句,又偶句)所以,五绝仄起仄收式格式为:︱︱——︱,——︱︱—。———︱︱,︱︱︱——。(三)五绝仄起平收式的推导1、首句:根据“仄起平收”应为:︱︱**—第三、四字有四种可能:︱︱︱︱—(不合规则二,孤平)︱︱———(不合规则二,三平)︱︱︱——︱︱—︱—(不合规则一,二字音步)故首句当为︱︱︱——。前面说出句最末字一般是仄,而这里却为平,这是平收式本身决定的,与前说并不矛盾。2、第二句为对句,似应为———︱︱,但这样就不合规则四(对句末总是平)故应为——**—。第三、四字的四种可能是:—————(不合规则二,全平)——︱︱————︱—(不合规则二,孤仄)——︱——(同上)故第二句应为——︱︱—。3、第三句粘,应为——**︱。三、四字的四可能是:————︱(不合规则二,孤仄)——︱︱︱(不合规则二,三仄)———︱︱——︱—︱(不合规则一,二字音步)故第三句应为———︱︱。4、第四句为对句,应为︱︱︱——。所以,五绝仄起平收式格律为:︱︱︱——,——︱︱—。———︱︱,︱︱︱——。(四)五绝平起平收式的推导1、首句:根据“平起平收”,应为:——**—三、四字的四种可能是:—————(不合规则二,全平)——︱︱————︱—(不合规则二,孤仄)——︱——(同上)故首句应为——︱︱—。2、第二句对句,同时考虑规则四,偶句末字当为平声,则为:︱︱**—三、四字的四种可能:︱︱︱︱—(不合规则二,孤平)︱︱———(不合规则二,三平)︱︱︱——︱︱—︱—(不合规则一,二字音步)故第二句应为︱︱︱——。3、第三句粘,为︱︱**︱。第三、四字的四种可能:︱︱︱︱︱(不合规则二,全仄)︱︱——︱︱︱︱—︱(不合规则二,孤平)︱︱—︱︱(同上)故第三句格式应为︱︱——︱。4、第四句为对句,应为:——︱︱—。所以,五绝平起平收式格律为:——︱︱—,︱︱︱——。︱︱——︱,——︱︱—。根据以上各例,对推导过程简括如下:1、首先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