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会计学闻一多,著名的诗人、学者、爱国民主战士。1899年11月24日生于湖北省浠水县一个书香门第之家。五四运动时在北京(běijīnɡ)清华大学读书即参加学生运动。1928年后,致力于古典文学研究,1937年抗日战争开始,他就留了一把胡子,发誓不取得抗战胜利就不剃去。一二·一惨案后,他英勇地投身到爱国民主运动中,遭到特务分子的暗杀,把一腔热血洒在了为民主而战斗的前线,用生命谱写了一首最壮丽的诗篇。——集诗人、学者(xuézhě)、民主战士“三重人格”于一身闻一多与《七子之歌》闻一多先生画像臧克家简介(jiǎnjiè)知遇(zhīyù)相惜亦师亦友臧克家于1930年起在青岛大学学习期间,是闻一多先生(xiānsheng)的高足,经常出入于闻一多的办公室和家中,向老师请教;闻一多也很赏识臧克家,1932年回清华任教后写信给臧克家说:“得一知己,可以无憾,在青岛得到你一个人已经够了。”可见相知之深。1933年臧克家准备出版诗集《烙印》,因当时名不见经传,书店不愿出版他的诗集。闻一多联络王统照等人,替他出资发行《烙印》,又在大型杂志上撰文介绍。40年代,两人多有书信往来,如课文中提到的“他在给我的信上说……”,这是闻一多在接到臧克家赞扬他的信后,于1944年9月11日写的回信;课文中提到的“1944年10月12日”那封信,是答复臧克家欲至联大教书的问询的。闻一多先生(xiānsheng)遇难后,臧克家撰写《我的先生(xiānsheng)闻一多》以示悼念。一、朗读课文1.读音(dúyīn):目不窥园:衰微:二、整体(zhěngtǐ)感知2.本文的中心思想(zhōnꞬxīnsīxiǎnꞬ)是什么?三、品读课文2.文章(wénzhāng)标题为什么取“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3.闻一多先生的事迹很多,作者(zuòzhě)为什么只选取这六件事?四、写作(xiězuò)特点:内容(nèiróng)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