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会计学何谓《七子之歌》闻一多(1899~1946)——集诗人、学者、民主战士“三重人格”于一身的一生。青岛的闻一多塑像清华大学的闻一多塑像云南大学的闻一多塑像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臧克家《有的人》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知遇相惜亦师亦友臧克家于1930年起在青岛大学学习期间,是闻一多先生的高足,经常出入于闻一多的办公室和家中,向老师请教;闻一多也很赏识臧克家,1932年回清华任教后写信给臧克家说:“得一知己,可以无憾,在青岛得到你一个人已经够了。”可见相知之深。1933年臧克家准备出版诗集《烙印》,因当时名不见经传,书店不愿出版他的诗集。闻一多联络王统照等人,替他出资发行《烙印》,又在大型杂志上撰文介绍。40年代,两人多有书信往来,如课文中提到的“他在给我的信上说……”,这是闻一多在接到臧克家赞扬他的信后,于1944年9月11日写的回信;课文中提到的“1944年10月12日”那封信,是答复臧克家欲至联大教书的问询的。闻一多先生遇难后,臧克家撰写《我的先生闻一多》以示悼念。地壳校补赫然函寄漂白衰微卓越深宵钻探锲而不舍兀兀穷年警报迭起潜心贯注迥乎不同慷慨淋漓气冲斗牛无暇顾及目不窥园仰之弥高炯炯目光沥尽心血衰微赫然迭起锲而不舍卓越检查预习1.文章从哪两个方面来写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的?2.综合这两个方面来看,闻一多先生是一个怎样的人?(用课文原话回答)3.由此来看,文章可分为几个部分?1.从学者的方面和革命家的方面来写的。学者闻一多战士闻一多学者(1-7)朗读·思考·研讨闻一多前期和后期思想品格上各有什么特点?前后期有什么变化,又有什么共同的地方??闻一多先生的事迹很多,作者为什么只选取这六件事?找一找,圈点勾画“他正向古代典籍钻探”一句,为什么不用“研究”而用“钻探”?朗读,释义朗读,释义1.“他想吃尽、消化尽我们中华民族几千年的文化史”,“他要给我们衰微的民族开一剂救济的文化药方”2.“目不窥园,足不下楼”,“头发零乱”“睡得很少”3.“一个又一个大的四方竹纸本子,写满了密密麻麻的小楷,如群蚁排衙”说说下列句子的含义,注意其中加红色部分的意思。2.他要给我们衰微的民族开一剂救济的文化药方。1930年到1932年,“望闻问切”也还只是在“望”的初级阶段。深宵灯火是他的伴侣,因它大开光明之路,“漂白了的四壁”。他潜心贯注,心会神凝,成了“何妨一下楼”的主人。这篇文章在叙述中穿插了哪些形象的描写?说说这些描写的作用。说一说这篇文章在叙述中穿插了哪些形象的人物描写?说说这些描写的作用。文章的语言有什么特点?4.富于音乐美。作者善于用成语或仿语。作者惯于使用对句的形式。如:仰之弥高------钻之弥坚作者使用了许多四字语(特别是成语)以及整齐的对偶句。使文章读起来,琅琅上口,铿锵有力,富于音乐美。请举出几个例子。对偶句为探索救国救民的出路而潜心学术,取得累累硕果。锲而不舍,沥尽心血课外阅读欣赏自古至今我国有很多像闻一多先生一样的志士仁人,用自己的言行实践着自己的理想。请你说出一两句表达他们理想追求的诗。你能说出一些称赞“说”或“做”的词语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