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监测-环境监测.ppt
上传人:天马****23 上传时间:2024-09-15 格式:PPT 页数:93 大小:14.4M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生物监测-环境监测.ppt

生物监测-环境监测.ppt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83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第六章环境污染生物监测为什么做生物监测?生物监测的定义和方法生物监测的特点综合性人类生产、生活所抛弃的废物,成份极其复杂。理化监测只能获得各种成份的类别和含量,但不能确切说明对生物有机体的影响。而生物是接受综合影想,不仅仅是个别离子的作用。生物监测能反映环境多因子、多成份综合作用的结果,能阐明整个环境的情况。符合排放标准的废物,其长期影响环境的后果,更需要用生物监测来评价。富集性生物的一个重要特点是它能够通过各种方式从环境中富集某些元素。如水中DDT农药:水中浓度为3ng/L→浮游生物(富集7.3万倍)→小鱼(富集14.3万倍)→大鱼(富集858万倍)人食用这些水中生物后→富集1000万倍以上过程,只有通过生物监测手段,通过食物链放大了的各营养级进行分析,才能对水体进行全面评价。第二节空气污染生物监测第一节水环境污染生物监测了解污染对水生生物的危害状况判别和测定水体污染的类型和程度为制定污染控制措施、保持水环境生态系统平衡提供依据采样断面和采样点的布设原则生物监测主要方法一、生物群落监测方法浮游生物(一)生物指数监测法贝克生物指数贝克-津田生物指数生物种类多样性指数硅藻生物指数(二)污水生物系统法(三)PFU微型生物群落监测法(一)生物指数监测法贝克-津田生物指数所有拟评价或监测的河段各种底栖大型无脊椎动物BI≥20,为清洁水区10<BI<20,为轻度污染水区6<BI≤10,为中等污染水区0<BI≤6,为严重污染水区水生生物耐污值的确定值<1.0:严重污染;值1.0~3.0:中等污染;值>3.0:清洁3.硅藻生物指数(二)污水生物系统法项目(三)PFU微型生物群落监测法3个功能参数:平衡时的物种数量Seq;群集曲线的斜率(或称群集常数)G;达到90%Seq所需要的时间T90%。如果环境受到污染影响,原来的平衡遭到破坏,这3个参数将发生改变。因此,利用微型生物在PFU上的群集过程中3个参数的变化,可以评价水质和监测水污染。污染较轻的情况下,随着污染加重,集群速度G、平衡时的物种数Seq都会增大,达到90%Seq的时间T90%将缩短。从生态学观点看,此时营养水平适合大多数原生动物的生长,因此种类多,丰度也大;利用生物受到污染物质危害或毒害后所产生的反应或生理机能的变化,来评价水体污染状况,确定毒物安全浓度的方法称为生物测试法。(一)水生生物毒性试验静水式鱼类急性毒性试验供试鱼的选择和驯养试验条件选择试验步骤半数忍受限度(TLm),即半数存活浓度。求TLm值的简便方法是将试验鱼存活半数以上和半数以下的数据与相应试验液毒物(或污水)浓度绘于半对数坐标纸上(对数坐标表示毒物浓度,算术坐标表示存活率),用直线内插法求出。安全浓度=(二)发光细菌法水生植物生产力的测定水生植物中叶绿素含量、光合作用能力、固氮能力等指标的变化致诱变物质监测其检测方法有:微核测定艾姆斯(Ames)试验染色体畸变试验三、细菌学检验法第二节空气污染生物监测一、利用植物监测(一)指示植物及其受害症状二氧化硫指示植物光化学氧化物指示植物雪松乙烯的指示植物氮氧化物指示植物(二)监测方法2、植物群落监测法先通过调查和试验,确定群落中不同种植物对污染物的抗性等级,将其分为敏感、抗性中等和抗性强三类。如果敏感植物叶部出现受害症状,表明空气已受到轻度污染;如果抗性中等的植物出现部分受害症状,表明空气已受到中度污染;当抗性中等植物出现明显受害症状,有些抗性强的植物也出现部分受害症状时,则表明已造成严重污染。二、利用动物监测对SO2敏感的动物(二)利用动物种群数量的变化不易直接接触污染物的潜叶性昆虫、虫瘿昆虫、体表有蜡质的蚧类增加,下图为部分该类昆虫:三、利用微生物监测室外空气微生物监测:第三节生物污染监测生物污染监测就是应用各种检测手段测定生物体内的有害物质,以便及时掌握被污染的程度。生物污染监测的步骤:一、生物对污染物的吸收及在体内分布植物内污染物的分布表6.6农药在稻谷中的蓄积情况(二)动物对污染物的吸收及在体内分布环境中的污染物一般通过呼吸道、消化道、皮肤等途径进入动物体内。水和土壤中的污染物质主要通过饮用水和食物摄入,经消化道被吸收。脂溶性污染物质通过皮肤吸收后进入动物肌体二、生物样品的采集和制备(3)采样方法:在每个采样小区内的采样点上分别采集5—10处植株的根、茎、叶、果实等,将同部位样混合,组成一个混合样;采集样品量要能满足需要,一般经制备后,至少有20g—50g干重样品。2、植物样品的制备(1)鲜样的制备:测定植物内容易挥发、转化或降解的污染物质、营养成分,以及多汁的瓜、果、蔬菜样品,应制备成新鲜样品。样品洗净→晾干或拭干→捣碎机捣碎制浆→研磨(2)干样的制备:风干、烘干→磨碎→过筛→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