黔江区红阳猕猴桃良种繁育及标准化生产示范基地项目谋划建议书.doc
上传人:天马****23 上传时间:2024-09-13 格式:DOC 页数:25 大小:133K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黔江区红阳猕猴桃良种繁育及标准化生产示范基地项目谋划建议书.doc

黔江区红阳猕猴桃良种繁育及标准化生产示范基地项目谋划建议书.doc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15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猕猴桃良种繁育及标准化生产示范基地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第1章项目总论1.1项目提要项目名称:重庆市黔江区猕猴桃良种繁育及标准化生产示范基地项目主管单位:黔江区农业综合开发办公室项目承担单位:黔江区广友猕猴桃专业合作社项目负责人:项目性质:新建项目建设规模及内容:项目建设投资:项目建设总投资万元,其中1.2可行性研究报告的范围与依据1.2.1依据1.2.1.1《全国优势农产品区域布局规划》1.2.1.2《特色农产品区域布局规划》1.2.1.3《重庆市黔江区统畴城乡总体发展规划》1.2.2范围通过对项目场址的考察、调研,查阅、分析相关资料,对项目建设的必要性、市场状况、建设规模与内容、品种选育方案、生产技术方案、工程技术方案、投入产出效果等进行分析,对项目的可行性及财务上的合理性进行综合评价。1.3主要的技术和经济指标(用表格的方式进行描述)本项目以建立优质红阳猕猴桃基地、实施区域开发为目的,其技术指标主要针对基地种植管理。主要技术指标1.3.1垄厢改土栽培率达到90%;1.3.2大田栽植成活率在90%以上;1.3.3雌雄株搭配比例为8-10∶1;1.3.4定植第二年单株上架率达到70%。1.3.5种植后第三年能挂果,第四年进入盛产期,优质果率60%以上(一级果占60%以上)平均单果重80克以上,盛产期亩产达到1500公斤。1.3.6病虫为害率控制在0.5%以下。第2章项目背景2.1项目的由来重庆市黔江区地处渝东南武陵山区,属中亚热带湿润性季风性气候。境内地势气候温和,热量丰富,雨量充沛,自然环境优良,森林覆盖率达46%,全区范围内无大型工矿企业和工业污染源,是发展绿色食品猕猴桃的最适宜地区。现有猕猴桃种植面积5亩,其中有3万余亩猕猴桃正陆续进入盛产期。“十五”期间推进农业标准化建设得到黔江区委、区政府的高度重视,成立了区食品安全协调委员会、农业产业化发展办公室、农业综合开发办公室,区农业局成立“无公害食品行动计划”领导小组,重点推进农产品标准化生产和无公害农产品整体推进工作。同时,加大各乡镇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体系建设,把发展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农业标准化基地建设,新技术推广应用纳入各乡镇年终考核内容,整体推进农业生产、加工、包装、储运各个环节标准化,提高种植业、畜牧业、渔业、农产品加工业标准化的水平。截止目前,我区共建成标准化无公害蔬菜生产基地20000亩,无公害红薯产地100000亩,标准化水产品基地2000亩,标准化青蒿基地30000亩,无公害草食牲畜基地15000亩,无公害水果基地10000亩,绿色食品生产基地30000亩(特种蔬菜地牯牛、红阳猕猴桃、珍珠兰茶叶),无公害畜产品生产基地20000亩。指导区内农产品生产加工企业申报取得A级绿色食品标志10个,无公害农产品产地认定2个,无公害农产品5个,指导全区27个乡镇通过无公害农产品红薯产地认定,市级名牌农产品5个,正在申报中的A级绿色食品标志的农产品有9个,无公害农产品6个,初步形成农业标准化发展的新格局。黔江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农业标准化建设工作,政府设有猕猴桃产业化管理办公室。区农业局有明确的农业标准化管理、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农产品认证管理机构、农业行政综合执法队伍和完善的农技推广服务体系。黔江区委按照市委、市政府建设“一圈两翼”渝东南片区专题会议精神,努力建设民族贫困地区统筹城乡发展先行示范区。以推进城乡统筹建设为重点,集中打造阿蓬江生态观光农业带,努力把生态农业观光园打造成为重庆新农村建设的亮点。猕猴桃标准化建设作为黔江区“十一五”期间(2006年-2010年)六大农业标准化重点产业之一,得到了区委、区政府的大力支持。该产业通过农业部农业标准化示范项目在我区的试点实施,将辐射带动全区养殖业、畜牧业和其他种植业、农产品加工业的标准化建设,全面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推进农业标准化进程,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促进农民增收、农业增效,其生态环境保护、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十分显著。我区自2005年以来,先后实施了农业部科技入户项目、“三电合一”信息入户项目、信息入乡项目、新型农民科技培训项目等,已建成覆盖整个黔江区的农业信息服务网络和体系,开通乡镇农技“110”服务热线电话,开通“农网广播”1072门,全区涉农的30镇(街道)全部建立了农业信息服务站,村级农业信息服务点建设试点工作正在进行。农业信息服务网络做到了与“三电”互连互通,具有向农民提供产品发布及网上办公等功能。通过电话语音系统,开展语音咨询和专家电话沟通,解答生产中的技术疑难问题。2.2项目建设的重要性与必要性;2.2.1农业历来是关系经济和社会发展全局的重大问题,区委一届八次全委会确定发展特色绿色食品产业,符合世界农业及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