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卫民中学高效课堂自主学习型语文导学案编号:8215年级:八年级第10周上课时间:5月3日自学等级组长签字:课题:28、满井游记袁宏道【自研课导学】预习课:自读自悟《满井游记》,20分钟内完成如下任务:【知识链接】1、作者简介:袁宏道,字中郎,号石公,明代公安人。万历二十年进士,官至吏部郎中。与兄宗道,弟中道并称“公安三袁”,为公安派的创始者。三袁中,袁宏道成就最大。他师事李贽,推崇徐渭。提出与复古派针锋相对的文学主张,反对厚古薄今,主张“独抒性灵,不拘格套”。较多作品着意抒发士大夫的闲情逸致,风格率真自然,散文文笔流畅,语言通俗活泼。所作游记、小品最为人称道,是晚明小品文的代表作家,著有《袁中郎全集》。2、写作背景:袁宏道始终无意于仕途,万历二十年(1592)就中了进士,但他不愿做官,而去访师求学,游历山川。明神宗万历二十六年(1598),袁宏道收到在京城任职的哥哥袁宗道的信,让他进京。他只好收敛起游山玩水的兴致,来到北京,被授予顺天府(治所在北京)教授。第二年,升为国子监助教。本文就写于这一年的春天。3、知识卡片:“公安派”明代文学流派。代表人物为袁宗道、袁宏道、袁中道三兄弟,因其籍贯为湖广公安(今属湖北),故世称“公安派”。公安派的文学主张发端于袁宗道,袁宏道实为中坚,是实际上的领导人物,袁中道则进一步扩大了它的影响。公安派的文学主张主要是:①反对承袭,主张通变。②独抒性灵,不拘格套。强调非从自己胸臆中流出,则不下笔。③推重民歌小说,提倡通俗文学。公安派重视从民间文学中汲取营养。自主积累:给加点字注音:燕地寒(yān)花朝节(zhāo)辄返(zhé)廿二日(niàn)倩女之靧面(huì)脱笼之鹄(hú)浅鬣寸许(liè)罍而歌者(léi)红装而蹇者(jiǎn)呷浪之鳞(xiā)以游堕事(hiū)恶能无纪(wū)髻鬟(jìhuán)学生补充生字:2、熟练而准确的反复诵读课文(读准字音、准确断句)要求:先用铅笔在文中自行断句,做出标记,注意重读音。试着读准下列句子:晶晶然/如/镜之新开/而冷光之乍出于匣也。如/倩女之靧面/而髻鬟之始掠也始知/郊田之外/未始无春而/城居者/未之知也3、词义:(1)找出文中通假字:恶能无纪()(2)一词多义时冻风时作()然然徒步则汗出浃背()始冰皮始解()得欲出不得()于时冰皮始解()娟然如拭(…)髻鬟之始掠也()悠然自得()始(才)知郊田之外未始(未尝)无春于于时冰皮始解()乍波色乍明()冷光之乍出于匣也()冷光之乍出于匣也()(3)解释加点词语冻风时作()飞沙走砾()天稍和()如镜之新开()娟然如拭()泉而茗者()()罍而歌者()红装而蹇()呷浪之鳞()毛羽鳞鬣()(4)词类活用泉而茗者,罍而歌者,红装而蹇者:泉:泉水,名词用作动词。汲水茗:茶,名词用作动词。煮茶。罍:酒杯,名词用作动词,喝酒。蹇:跛足,引用为驴。名词用作动词,骑驴。(5)重点句子翻译1.冻风时作,作则飞砂走砾。2.一望空阔,若脱笼之鹄。3.山峦为晴雪所洗,娟然如拭。4.泉而茗者,罍而歌者,红装而蹇者,亦时时有。5.始知郊田之外未始无春,而城居者未之知也。自我感悟:思考课后研讨·练习一、二、三。晨读课(35分钟)晨读目标(全体起立,学习班长带领全班同学朗读目标一遍):全班同学大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时间:20分钟)2.检效:以大组为单位,学科班长给出成绩并点评。(时间:20分钟)【展示课导学】(课题:《满井游记》课时:1课时)学习主题:(1分钟)1、熟练朗读,在朗读中把握文意,逐步提高文言文自学能力。2、品读课文,体会本文写景的技巧,学习作者善于抓住景物特点生动传神地进行描写的方法。3、感受北方初春景象,理解作者寄情山水的意趣定向导学·互动展示·当堂反馈课堂元素导学流程自研自探环节合作探究环节展示提升环节·质疑评价自学指导(内容、学法、时间)互动策略(内容、学法、时间)表现方案(内容、学法、时间)一、朗读课文内容:朗读课文要求:第一,身心放松,无拘无束;第二,读出自我,读出困惑。要读得感同身受,入情入景。第三,注意并划分节奏。第四,找出易读错的字并用下列句式说话我认为字应当认,容易错读成。预时:8分钟A.两人小对子:1.对子间相互探讨课文中作者表达的情感。2.对子选择自设问题中任意一个交流解决预时3分钟B.小组互助:组长主持,深入探讨流程三问题:预时5分钟C、精心准备,展示预演=1\*GB3①交流:组长组织本组成员交流,着力解决前两个互动阶段未解决的问题。=2\*GB3②抽签:明确各组的展示任务。=3\*GB3③预展:围绕展示任务,参照展示方案,优化展示内容,分派展示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