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PAGE-22-***市西大沟镇2010年千亩节水滴灌枸杞子项目实施方案***市西大沟镇千亩节水滴灌枸杞子项目实施方案1.项目概要1.1项目概述1.1.1项目名称:***市西大沟镇千亩节水滴灌枸杞子项目实施方案1.1.2建设地点:西大沟镇下店村1.1.3建设单位:西大沟镇人民政府1.1.4项目责任人:第一负责人:叶明(镇党委书记)1.1.5建设性质:新建1.1.6建设年限:1年2010年1.2建设规模:完成退耕还林农民技能培训100人;完成节水灌溉枸杞子1500亩。1.3投资规模:***市西大沟镇千亩节水滴灌枸杞子项目总需投资107.5万元,其中申请中央财政补助资金50万元,政府投工投劳自筹资金57.5万元。2、项目区基本情况2.1自然地理概况,地理位置及耕地情况:西大沟镇是以种养殖生产为主的农业乡镇,项目区位于镇区西南方向,距镇区5公里。地势是南高北低,东高西低。属典型大陆性北温带干旱气候。其特征为:冬夏长,春秋短,四季分明,年内温差变幅大,光照充足;降雨稀少,蒸发强烈,相对湿度小。灌溉方式以渠漫灌为主。灌溉区域内农业用水主要为四棵树河,水量充足夏季水量大,占全年用水量的60—70%,春秋水量占全年用水量的10—20%。饲草资源充足,十分适合发展农区畜牧业。耕地情况:区域内以河沙土壤为主,土壤特点为:土层溥,一般在30——50CM,砂性重,质地轻,混杂砾石较多,结构性差,漏水肥,灌后易板结,抗旱性差,深根作物扎根困难,地面坡降大,一般在5——8度,土壤有机磷质缺乏,造成土壤结构性差,容重增大,孔隙度减少。土壤颗粒较小,易随水流失,有机磷含量低,适合一般作物生长,砂性严重。项目区有两条主要河流,东边为奎屯河,年径流量为6.62亿立方米,西边有四棵树河,年径流量2.97亿立方米,大的山前洪沟有艾勒其沟、将军沟、托斯台沟。水源以天山雪水及地下水为主。灌溉方式以渠漫灌为主。镇灌溉区域内农业用水主要为四棵树河,分配水量为3500万立方米。水资源年内分配不均,年际相对平稳,四季相差悬殊,夏季水量大,占全年用水量的60—70%,春秋水量占全年用水量的10——20%。春季多风,春旱比较严重,对农业生产极为不利。西大沟镇地下水多年平均补给量为4770万立方米,可开采量为3570万立方米,已开采570万立方米,余资源量3000万立方米。2.2自然灾害状况项目区地处***市南部地区,属典型大陆性北温带干旱气候。其特征为:冬夏长,春秋短,四季分明,年内温差变幅大,光照充足;降雨稀少,蒸发强烈,相对湿度小。夏季有干热风,冬季常有寒流入侵。由于南北地形高差超过4000米,因而境内气候又形成明显垂直分布的不同小气候区。气候从南到北大致分为山地气候、山麓气候、平原气候3个气候区。全年可能日照时数4440小时,实际日照时数2833小时。年平均气温为7.2℃,年最高气温38℃,极端最低气温为-37.5℃,年最大积雪深度为50厘米,主风向为西北风。年均降水量为200-300毫米,无霜期为180天,大于10℃的积温3600℃,该镇的气候情况,在海拨500—1000米地带适合种植玉米、番茄、枸杞等作物。自然灾害状况:1、干旱以春旱为主,多发生在每年4—6月上旬之间,其原因是春季降水少,土壤蒸发大,农田处于干旱状态。2、干热风和沙尘暴,干热风多发生在6月底和7月初,受其影响,小麦常受灾而减产。沙尘暴多发在4—5月份,期间正值各种作物出苗期,刚出土幼苗被风沙打死,造成极大的经济损失,严重时甚至造成农民绝收。3、大风,该地区夏季大风最多,主要风向以西北风为主,对农作物有较大影响。4、冻害,该地区冬季严寒,积雪年际变化大,冬小麦常因越冬条件恶劣,遭受冻害死亡。一般正常年份越冬死亡面积在3%左右,冻害已成为该镇主要气象灾害之一。2.3社会经济环境西大沟镇地处天山脚下,距***西南12公里,是一个以农为主、农牧并举、综合发展的乡镇,全镇辖16个行政村,4个牧业队,1个农业队,1个牧民定居点,居住汉、蒙、回、维、哈等九个民族,总人口13350人,其中少数民族占总人口的30%。现有耕地8.3万亩,以种植玉米、番茄为支柱产业。2009年,全镇完成总播面积5.8万亩,其中玉米3.3万亩,番茄2.2万亩。2009年我镇实现工农业总产值1.5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7565元,年递增14%。2009年西大沟镇实现工农业生产总值1.5亿元,同比增长3.7%,农民人均收入达到7565元,同比增加791元。根据资源调查结果,全镇现有公益林面积37400亩。其中人工林12400亩,次生林43000亩,人工林中农防林7400亩,经济林2500亩。2001年我镇基本实现农田林网化。林业工作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