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宇自控施工方案-【实用文档】doc.doc
上传人:天马****23 上传时间:2024-09-10 格式:DOC 页数:19 大小:1.2M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楼宇自控施工方案-【实用文档】doc.doc

楼宇自控施工方案-【实用文档】doc.doc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9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PAGE\*MERGEFORMAT19楼宇自控施工方案-【实用文档】doc文档可直接使用可编辑,欢迎下载楼宇自控系统施工方案及施工重点1工艺流程施工准备---—电管预留预埋-——-设备开箱、检验、材料检验-——-DDC控制器箱体及辅控箱安装————楼宇控制前端设备安装--—-DDC控制器的保护管敷设-———缆线敷设-——-校接线——-—终端机房设备安装接线————仪表单回路调校-———各DDC子系统调试-—--联调-—--系统集成调试。施工准备DDC单体调试安装电缆敷设、通断、绝缘测试DDC功能测试合格合格合格调试完毕YNYYNN2线缆敷设缆线敷设注意事项如下:电缆敷设前仔细核对电缆型号、规格是否符合设计要求;电缆敷设时应排列整齐,在桥架中应用扎带固定,电缆两头应留足够的长度,并挂好标志牌;不同系统、不同电压、不同类别的线路不应穿于同一根管内或线槽的同一槽孔内;电气配线要求排列整齐,接线应尽可能走线槽;在管内或线槽内穿线前,应将管内或线槽内的积水及杂物清除干净;导线在管内或线槽内,不应有接头或扭结,导线的接头应在接线盒内焊接或用端子连接,当采用焊接时,不得使用腐蚀性的助焊剂。2.1线缆施工敷设要求线缆的型式、规格应与设计规定相符.线缆的布放应自然平直,不得产生扭绞、打圈接头等现象,不应受到外力的挤压和损伤。线缆两端应贴有标签,应根据线缆表的编号标明编号,标签书写应清晰、端正和正确。标签应选用不易损坏的材料。线缆终接后,应有余量。至现场传感器、执行器、电控箱的预留长度宜为0.5-1.0m,DDC控制盘内为1。0—2.0m。有特殊要求的应按设计要求预留长度。槽内线缆布放应顺直,尽量不交叉,在线缆进出线槽部位、转弯处应绑扎固定,其水平部分线缆可以不绑扎。垂直线槽布放线缆应每间隔1.5m固定在线缆支架上。电缆桥架内线缆垂直敷设时,在线缆的上端和每间隔1.5m处应固定在桥架的支架上;水平敷设时,在线缆的首、尾、转弯及每间隔5—10m处进行固定.在水平、垂直桥架和垂直线槽中敷设线缆时,应对线缆进行绑扎.对绞电缆、光缆及其他信号电缆应根据线缆的类别、数量、缆径、线缆芯数分束绑扎.绑扎间距不宜大于1.5m,间距应均匀,松紧适度.2。2线缆终接要求线缆中间不允许有接头。线缆终接处必须牢固,接触良好,一般需采用冷压接头,特殊要求的地方采用锡焊工艺。线缆终接应符合设计和施工操作规程.线缆在终接前,必须核对线缆标识内容是否正确,线缆两头必须套上机打号码管。对于有极性的线缆,必须区分极性进行终接,一般要求线缆的红色线接正,其他颜色的线接负。2。3校接线由于楼控系统中接线端子多,在校接线过程中应注意如下:仪表校接线除设计规定可用500V兆欧表检测绝缘外,其余一律不得用兆欧表,应用专用的测量仪器(常规的采用万用表);DDC箱及辅控箱内布线应用绝缘尼龙扎带捆扎,切忌用金属代用,以防线乱而产生电容效应,导致误信号;弱电接地保护与弱电接地取消静电网络应严格区别,绝不能混淆,以防强电在瞬间对地短路对弱电系统的模块损坏;为保证导线无损伤,剥线时应注意不要损伤到导线;导线与端子排间采用焊接或压接方式,均应牢固可靠;控制器及辅控箱内的导线不应有接头,导线芯线应无损伤;每个接线端子的每侧接线宜为1根,不得超过2根.对于插接式端子,不同截面的两根导线不得接在同一端子上。3设备安装3。1系统设备安装条件(1)室内装修和BAS表面安装的元件、设备的协调作业方案,已经得到确认;(2)地面、墙面的预留孔洞、地槽和预埋件等应与合同一致,并经过业主方验收;(3)施工区域内能保证施工用电;(4)施工现场有影响施工的各种障碍物已提前清除;(5)与BA系统相关的各设备已安装完毕(或需要配合共同安装);(6)BA系统设备安装完后有条件并能采取进行成品保护措施;3。2系统设备的安装中央控制器及网络通讯设备应在中央控制室的土建和装饰工程完工后安装;设备及设备各构件间应连接紧密、牢固,安装用的坚固件应有防锈层;设备在安装前应作检查,确定其外形完是否完整,内外表面漆层是否完好,设备内主板及接线端口的型号、规格是否符合设计规定;按系统设计图检查主机、网络控制设备、UPS、打印机、HUB集选器等设备之间的连接电缆型号以及连接方式是否正确.尤其要检查其主机与DDC之间的通讯线;检查系统电源是否到位,电源是否符合设计要求。3。2.1室内温、湿度传感器的安装(1)温、湿度传感器的安装位置:不应安装在直射的位置,远离有较强振动、电磁干扰的区域,其位置不能破坏建筑物外观的美观与完整性,室外温、湿度传感器应有防风雨防护罩。应尽可能远离窗、门和出风口的位置,如无法避开则与之距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