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万吨某年含砷废料综合治理回收工程可行性论证报告.doc
上传人:天马****23 上传时间:2024-09-13 格式:DOC 页数:194 大小:4.3M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20万吨某年含砷废料综合治理回收工程可行性论证报告.doc

20万吨某年含砷废料综合治理回收工程可行性论证报告.doc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184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PAGEIV总论1.1项目背景1.1.1项目名称20万吨/年含砷废料综合治理回收工程1.1.2项目承建单位(1)承办单位:AAAAAAAAAA(2)公司法人代表:AAAAAAAAA(3)注册资金:5000万元人民币1.1.3项目建设性质改扩建。1.1.4可研报告编制单位(1)编制单位:AAAAAAAAAAAAAAA(2)工程设计资格证书编号:AAAAAAAAAA1.1.5项目提出的背景AAAAAAAAAAAAA县地处桂西北部,面积3196平方公里,人口28.3万,黔桂铁路、西南出海大通道二级路和高速路纵贯AAA县境内,AAA矿产资源丰富,成矿面积160平方公里,具有储量大、矿种多、品位高的特点,其中锡、锑、铟、铅、锌的金属储量居全国前列,被称为“有色金属之乡”,是“矿物学家的天堂”,成为我国重要的有色金属矿产资源地之一。AAA县丰富的矿产资源,很早以前就有人开采,形成规模化开采是在新中国建立以后,改革开放初期,由于相关的政策和法规不完善,“村村点火,户户开矿”,“靠山吃山”,“有水快流”,“大矿大开,小矿小开”,这些错误的思想造成矿山无序开发,狂挖滥采,丢贫取富,矿区遍地是选厂,没有环保概念,大量的尾矿直排或排入简易的尾矿库,随雨水流入山沟和河流,尾矿中含有大量的砷和重金属元素,这些严重的历史遗留污染问题如何治理引起国务院、自治区和市县党政部门领导的高度关注。AAA县矿产资源中含有较高的砷,在上世纪80年代,在AAA县境内利用这些廉价的含砷矿开办了几家土法炼砷的生产厂,由于无环保处理设施,污染严重,于90年代后依法取缔,但是,这些厂家冶炼后丢弃大量的废渣含有相当的砷污染物,现在时刻威胁着周边群众的生活和人畜饮水安全,也威胁着周边和下游的生态环境,这些含砷废渣的污染亟待解决。AAA矿产资源是典型的多金属共生矿,现在每年开采的矿石量大约在300万吨左右,经过选矿后约有200万吨的尾矿,这些尾矿存放在尾矿库中,尾矿中含有大量的砷和重金属元素,日晒雨淋,随尾矿水渗透,流入溪河,污染土壤,污染河流,AAA刁江河严重的砷和重金属污染就是典型的例证。AAA有色金属尾矿及历史遗留的废渣中的砷和重金属的污染治理问题已经提到政府的工作日程,如何治理,如何综合利用等工作已备受国家相关部门和各级政府关注,中长期规划、政策法规陆续出台,技术支撑项目、标准编制等工作也逐步展开。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提高资源综合利用率,解决金属尾矿大量堆存带来的资源、环境、土地等方面的影响和问题,工业和信息化部、科技部、国土资源部、国家安全监管总局等有关部门组织编制了《金属尾矿综合利用专项规划(2010~2015)》,明确提出,鼓励和支持尾矿综合利用,采用先进适用工艺技术,提高资源综合利用水平。规划中提到,金属尾矿的综合利用率目前平均不到10%,到2015年全国尾矿综合利用率要求达到20%。固体废弃物的堆存,不仅造成了资源的浪费,而且也对矿山生态环境和人类生存带来极大的危害。压占大量土地,破坏森林、地貌、植被和自然景观,导致水土流失,生态环境变化,同时潜伏着泥石流、山体崩塌、滑坡、跨坝等地质灾害;另外,很多尾矿库超期或超负荷使用,甚至违规操作,使尾矿库出现极大安全隐患,对周边地区人民财产和生命安全造成严重威胁。因此提高尾矿的综合利用率,也已被提上日程。砷及重金属污染治理和尾矿固废的综合利用已经成为AAA有色金属产业发展必须面对和解决的现实问题。1.1.6项目建设的意义(1)填补区内空白。本项目拟引进专利技术,对AAA县的尾矿资源进行综合回收。项目的建设投产将填补区内空白,提高AAA有色金属矿产资源的综合利用水平,延长当地有色金属矿产资源的产业链,具有明显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2)重金属固体废弃物的综合治理开发符合“环境保护友好型、企业生产清洁型、资源开发节约型”的发展战略。AAA县矿产资源经过四十多年的开发,有色金属产业得到迅猛发展,并成为AAA县支柱产业,但同时也给刁江流域带来毁灭性的灾害。水质污染,生态环境破坏,两岸居民的生活、生存环境与健康正遭受着潜在的巨大威胁。重金属污染如一把隐形的利刃,威胁着两岸居民的生产与生活,一点点吞噬着刁江流域本来健康的生存环境。刁江重金属污染治理与环境修复迫在眉睫,是当前一项紧迫而重大的任务。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以切实保护和合理利用各种资源,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以尽可能少的资源消耗获得最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为要点的资源节约型社会,以增加生态效益和减少对于人类和环境的危害和风险为重点的生产清洁型企业已经得到各级党委、政府的重视,对重金属固体废弃物的综合开发利用已经上升到循环经济、清洁生产和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高度来认识,并成为推动当地经济发展新的经
立即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