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计学经典案例(1).doc
上传人:sy****28 上传时间:2024-09-12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36KB 金币:16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审计学经典案例(1).doc

审计学经典案例(1).doc

预览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16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审计学经典案例案例六:财务报表审计(第四章、第十章——第十五章)——广夏(银川)实业股份有限公司审计案例一、案例资料“银广夏”事件于2001年8月被媒体披露之后,中国证监会迅速组织力量进行调查;2001年8月3日,中国证监会对广夏(银川)实业股份有限公司正式立案调查;8月6日,调查组进驻银广夏,对公司整体情况进行调查,初步认定银广夏存在造假问题,“重灾区”是银广夏控股公司天津广夏公司。8月10日,调查组直奔天津广夏。调查人员检查了银广夏“神话”的超临界萃取车间,看到设备已停止运转。查账时发现,天津广夏1998年及以前的财务资料全部神秘“消失”,公司负责人对此不能做出合理解释。调查组克服重重困难,进行了艰苦的调查。通过对天津广夏的销售收入、原材料购进、生产成本、存货等进行全面调查验证,对财务账簿记录、原始凭证逐笔核对,并到银行、海关、税务、工商等有关部门调查询证,取得充分证据材料,查证了天津广夏存在的主要问题。调查中的发现让人大吃一惊:从原料购进到生产、销售、出口,天津广夏伪造了全部单据,包括采购原料合同、购货发票、银行汇款单、出口销售合同等100多份关键财务文件。在事实面前,银广夏高层管理人员承认,天津广夏造假始于1995年,造假利润从1995年的200余万元开始,发展到2000年的5亿多元,创下了惊人的利润“业绩”。而真相是:最近几年,天津广夏每年亏损1500万元~2000万元。2002年5月证监会下达的处罚决定书认定:银广夏1998—2001年期间虚构销售收入10亿多元,虚增利润7.7亿元;ST银广夏股票暂停上市。银广夏集团全称是广夏(银川)实业股份有限公司,1994年6月17日,广夏(银川)实业股份有限公司公“银广夏A”的名字在深圳交易所上市。开始时公司的主要业务为软磁盘生产,然后便逐渐进入了全面多元化投资的阶段。但银广夏业绩的奇迹性转折是从1998年开始的,这主要是天津广夏的“功劳”。天津广夏是银广夏集团于1994年天津成立的控股子公司,原名为天津保洁制品有限公司。天津广夏公司1996年以后通过德国西·伊利斯公司进口了一套由德国伍德公司生产的500立升3二氧化碳超临界萃取设备,这便是银广夏传奇的起点。1998年,天津广夏接到了来自德国诚信贸易公司的关于购买萃取产品的第一张订单。这张订单给天津广夏来了7000多万元的收入。1999年,银广夏利润总额1.58亿元,其中76%来自于天津广夏。在银广夏1999年年报中公布的每股盈利为0.51元,并实行了历史上首次转赠10的分红方案。2001年3月,银广夏公布了2000年年报,在股本扩大1倍的情况下,每股收益增长超过60%,达到每股0.827元,盈利能力之强,令人瞠目结舌。这两年银广夏集团的利润绝大部分来自天津广夏,银广夏全年主营业业务收入9.1亿元,净利润4.18亿元。银广夏2000年1月19日公告称,当年天津广夏向德国诚信公司出口2.1亿德国马克的姜油精等萃取产品,实际执行了1.8亿元德国马克思主义者。按1999年年报提供的萃取产品利润率66%推算,天津广夏2000年创造的利润为4.7亿元。天津广夏萃取产品有如此之高的产量、如此之高的价格,经过多方面的证实是不可能的。《财经》杂志的记者对此事进行了多方面的调查,最后查明,与天津广夏签订订单的德国诚信贸易公司仅是一个注册资金为10万德国马克的小公司,根本没有能力与天津广夏签订如此大额的订单;另从天津海关取得的证据表明,天津广夏提供的报关单根本就不存在。至此已经真相大白:天津广夏1999年、2000年获得暴利的萃取产品出口纯属于子夜。整个事情——从大宗萃取产品出口到银广夏利润猛增再到银广夏股价离谱上涨——是一场彻头彻尾的骗局。银广夏的审计公司是深圳中天勤成立于2000年7月,拥有合伙人16名,执业注册会计师近100人,经批准获得证券业务资格的注册会计师40名,目前担纳国内60多家上市公司的审计业务。据称,2000年,中天勤国内事务所业务量居全国第一。银广夏从1998年开始就通过虚构业务订单的手段粉饰报表欺骗广大的中小股民。中天勤作为它的审计公司却连续几次出具了无保留意见的审计报告,在客观上成为了银广夏造假的“帮凶”。中天勤在审计中严重失职并非偶然。这家事务所内部管理混乱,审计态度随意,审计人员对审计目的、目标、范围以及需重点关注的问题,多数表达不清,内部风险控制制度不健全而且招待不力。在对银广夏的审计中,他们未履行基本的三级复核制度,审阅与签发均由刘加荣一人包办,审核工作实际上流于形式。值得深思的是,事实真相是由《财经》杂志的记者揭露的。期间,也有很多小股民或其他普通人士对银广夏“传奇业绩”深表怀疑。但是,对此集团进行年度报表审计的深圳中天勤会计师事务所却对银广夏提供的财务数据深信不疑,在年度利润和每股收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