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中班教案中班教案10篇[合集]作为一位优秀的人民教师,总归要编写教案,教案有利于教学水平的提高,有助于教研活动的开展。快来参考教案是怎么写的吧!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中班教案10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中班教案篇1教学目标:(1)能用浓重的色彩大胆地画出自己想象的事物。(2)会用颜料流淌法画背景。(3)感受色彩美,体验玩颜料流淌法过程的快乐。重点难点重点:能用浓重的色彩大胆地画出自己想象的事物。难点:学习用颜料流淌法画背景,控制画纸的湿度。活动准备经验准备:已有较丰富的表现形象的经验。物质准备:教具:演示用ppt。演示涂色用的范画两张。学具:16开铅画纸,油画棒、鞋盒盖、海绵等人手一件;清水每桌一盆,稀释的各色水彩色装在饮料瓶里每组一份,毛巾每桌一条。活动过程:一、了解课题,产生兴趣。(2)1、说说魔术师的手有什么本领。2、说说假如自己有一双魔术师的手,要变什么。3、边欣赏课件,边仔细倾听老师朗诵画面的意境:假如我有一双魔术师的手,我要变一辆环保车,它会一边清理垃圾,一边植树,美化我们的'环境……;。二、了解作画步骤和要求,继续学习色彩流淌画法。(3)1、请把你想象的也画出美丽的图画。2、要求(1)要画得重和满。(线条画得重,颜色涂得满)(2)用色彩流淌画法画背景。(3)师演示并讲解颜料流淌画法:1)图画放进鞋盒盖,鞋盒盖竖起来。2)用海绵将画面打湿,让水湿透画纸。3)瓶口和画纸贴得近一点,来回画。(把瓶子当成笔一样,对着纸画。)4)让多余的颜色流到鞋盒的角落再倒掉。5)第一种颜色倒掉了,再换另一种颜色。4、限定作画时间:用6分钟画形、15分钟涂色、2分钟画背景。5、请说说有什么问题。三、大胆想象,专心作画(23)1、请安规定时间完成作品。2、教师观察幼儿的作画情况,给予适时的提示和指导。四、评价(2~5)1、先画好的可互相讲讲画里的故事。2、说说对画的色彩和线条的感觉。3、说说对颜料流淌画法的感觉。4、说说完成作品后的心情。延伸:可把以上画具投放在美工区里,供幼儿继续探索使用。中班教案篇2活动目标:1、理解故事内容,大胆地表达自己的想法。2、懂得尊敬、关心长辈,爱护弟妹。3、体验谦让所带来的快乐。活动准备:实物两个梨(一大一小),笑脸、苦脸图片,本班级幼儿在活动中的视频(友好的一起玩的,不友好争抢玩具的等)。动画片《孔融让梨》活动重点:幼儿初步懂得与人相处应谦让的道理。教学难点: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和为他人着想的品德。活动过程:一、谈话导入活动:在家里,爸爸妈妈给我们买了好吃的东西,你是一个人吃,还是和爸爸、妈妈、哥哥、姐姐、弟弟、妹妹一起吃?(幼儿各抒己见)老师把幼儿的做法分成两种:给愿意和别人一起分享的幼儿贴上一个笑脸,反之贴上苦脸。二、出示孔融画面,引出学习内容:1、教师:今天我们班来了一位小客人,瞧!(出示孔融画面)这是个古代的小朋友,他的名字叫孔融,和你们一样大,也是四岁,孔融给小朋友还带来了两个梨呢!你想吃哪一个梨?(出示两个梨:一大一小,让幼儿自由挑选,教师不做评论。)2、教师:想知道孔融挑了哪一个梨吗?我们一起来听个故事吧!教师有感情的讲述故事一遍后提问:孔融挑了哪个梨,他为什么不拿大的',拿个小的呢?(幼儿自由回答)孔融是怎么说的呢?我们一起来看动画片。三、播放视频,幼儿观看动画片,理解故事内容教师提问:孔融有几个哥哥,几个弟弟?孔融为什么不拿大梨,拿个最小的梨呢?孔融是怎么说的?(让幼儿学说孔融的回答)爸爸是怎么夸奖他的?(让幼儿学说爸爸的话并且学做爸爸做夸奖的动作))(如果幼儿说不出就再次观看动画片)。你喜欢孔融吗?为什么?四、教师小结:孔融才四岁,就知道把好的东西留给别人,所以大家都夸他是个好孩子,他的故事也一直讲到现在,我们也要向他学习,兄弟姐妹之间要友好相处,有好的东西应该和大家一起分享,不要只顾自己,我们要学会尊敬关心长辈,爱护兄弟姐妹,你们是好孩子吗?现在请你来挑梨,你挑哪一个呢?为什么?(再请幼儿自由挑选)五、设计情境,情感迁移:你关心过别人吗?1、如果你坐在公共汽车上,上来了一位老奶奶,这时车上已经没有座位了,你会怎么做?(鼓励幼儿情景表演)2、假如小弟弟喜欢你的玩具,你会怎么办呢?3、看到小妹妹摔跤了,你会怎么做?4、观看视频:播放本班级幼儿在活动中的图片(友好的一起玩的,不友好争抢玩具的等)。让幼儿辨析谁做得对,谁做得错,并说出理由。六、活动迁移:在幼儿园玩玩具时,应该怎样玩?(幼儿自由讨论回答)结束。教学反思:通过图片讲故事,幼儿能直观地了解故事中的人物形象和故事的大概含义,通过观看视频及简单的提问,能强化幼儿对正确行为的意识,通过赞扬故事中的小孔融,幼儿能判断自己日常行为,但是由于幼儿的理解能力有限,在活动的最后让幼儿说说怎样和小朋友一起玩玩具时,多数幼儿仅理解为不抢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