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古诗二首》教学设计(北师大版第六单元教案).docx
上传人:山柳****魔王 上传时间:2024-09-10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16K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2022《古诗二首》教学设计(北师大版第六单元教案).docx

2022《古诗二首》教学设计(北师大版第六单元教案).docx

预览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PAGEPAGE8?古诗二首?教学设计(北师大版第六单元教案)教材分析本课是第六单元的第二课。教材根据单元主题水选编了?浪淘沙?和?饮湖上初晴后雨?两首古诗。第一首的作者是唐代诗人白居易,作为现实主义诗人,他既用恢宏的笔触形象再现了海面的壮美博大,又用寥寥数语描写了海上的变迁,耐人寻味,发人深省。第二首的作者是宋代诗人苏轼,他用细腻的笔调,描写了宁静素雅、美仑美奂的西湖景致。此诗写于公元1073年,描写了西湖刚晴又雨时富于魅力的美景。晴天里的西湖波光闪闪,旖旎可爱,蒙蒙雨天的山色,同样妩媚动人。她宛如那美丽的西施,不管怎么打扮都是那么动人。诗人的想象新奇,写出了西湖的神采和韵味。学生状况分析我校是一所普通的市区小学,学生经过四年的语文学习,接触过不少古诗,加之上学期我们开展的古诗文诵读比赛,提高了学生学习古诗的积极性。在此根底上,很多学生能够通过诵读、借助工具书对古诗有初步的感悟,但也存在极大的差异。作为在海边长大的孩子,对大海十分熟悉,但对西湖却缺少形象的感受,教学本课时需要教师有针对性的制作课件。教学目标1.识记本课四个生字并能做到正确书写、运用。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这两首古诗。3.感受两首诗的不同风格,积累与水有关的古诗。4.情感目标: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培养审美情趣,提高审美能力。教具准备自制课件〔西湖美丽的风景图片并为朗诵配音〕教学过程课前预习:了解唐朝诗人白居易和宋朝诗人苏轼的生平,收集、背诵学过的他们写的诗。一、导游介绍,激趣导入1.谈话:假期中,我们班的times;times;times;同学在家人的带着下到杭州的西湖游玩,那里给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今天,我们就请他来当导游带我们一起去游览一番。〔学生边介绍边出示课件,带着学生领略西湖的美丽风光〕西湖美吗从你们专注的眼神,惊异的表情,老师已经感受到了。面对西湖的山光水色,我们只感到语言的贫乏,可古时候的诗人们,却能用寥寥数语勾勒出西湖的美丽,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其中最有名的一篇。〔板书课题,齐读课题〕2.这首诗的作者是谁你了解他吗〔交流苏轼的资料〕〔出示多媒体课件〕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北宋大文学家、大艺术家,在诗词、散文、书法、绘画等方面都有杰出的成就,对后世影响很深。他的诗词,挥洒自如,明快豪放,善于运用新鲜的比喻描写山水景物。3.理解题目:一天,苏轼和朋友在西湖边上饮酒。开始天气晴朗,不大功夫竟阴了天,下起雨来。这样,饮酒未尽,诗人便饱览了西湖上晴和雨两种截然不同的风光。于是诗人挥笔写下了这首?饮湖上初晴后雨?。你现在能明白题目的意思了吗〔指名解题,注意调整词序:饮湖上应为湖上饮,题目可调整为雨后初晴湖上饮,把省略的局部补充完整,意思是雨后初晴〔在〕西湖上饮〔酒〕时〔看到的景象〕〕4.过渡:900多年来,此诗妇孺皆能成诵,成为咏西湖诗中的名篇,为什么人们最喜欢这首诗呢让我们先来读一读吧。二、质疑解疑,理解诗意1.学生自读古诗,注意读准字音。2.指名读,纠正字音及不恰当的停顿。3.学生自读、质疑,将不懂的词、句标出。4.学生自读感悟。鼓励学生借助工具书、结合西湖美景图片了解诗文大意。5.小组交流学习体会:学会了什么,还有哪些问题没有解决。6.集体交流不理解之处。〔注意潋滟、空濛、西子、总相宜的意思〕三、吟诵品读,深入感悟1.〔课件出示古诗的前两句〕指名读,谈感受。2.从这两句诗文中,你感受到西湖在晴天和雨天的景色各是怎样的用自己的语言描述。〔领略西湖的晴姿雨态都是美好奇特的,理解晴方好雨亦奇是诗人对西湖美景的赞美。〕3.体会作者看到这般美景的心情。指导学生朗读,建议放慢语速去读。4.学生练习,指名读,范读,齐读。5.西湖晴天、雨天都如此美丽,不禁使作者想起古代的一个美女西施,发出如此感慨。6.〔课件出示古诗后两句〕指名读。为什么作者拿西施来比西湖呢〔学生首先会想到两者都有个西字,更要引导学生理解两者都具有的自然之美:西施无论是化淡妆穿素衣,还是涂浓妆穿锦衣,总是美丽迷人。西湖无论是晴天的波光荡漾,还是雨天的迷蒙山色,都让人流连忘返。还有西施是古代春秋时期的越国人。那时越国的地域与后来及现在所称的浙江的地域大致相当。杭州及西湖正处在西施的故土一带。苏轼在杭州就很自然地想到著名的古代美女西施,并拿她来与西湖相比。〕7.因为这巧妙的比喻,使这两句诗成为传世名句;也因为这传神的比喻,使西子湖成了西湖的别称。让我们再来有感情地读一读,感受这美妙的诗句。有感情地朗读最后两句。8.小结:寥寥数语却能勾画出西湖多姿多彩的魅力,怪不得近千年来,人们每每来到西湖都要吟诵这优美的诗句。让我们也来回味一下,配乐〔如?平湖秋月?〕朗诵古诗,并配以西湖优美画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