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届高考化学基础训练题43.doc
上传人:sy****28 上传时间:2024-09-15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118KB 金币:15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2013届高考化学基础训练题43.doc

2013届高考化学基础训练题43.doc

预览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15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清华北大家教中心家教电话:010—62561255北京一对一上门家教品牌家教电话:010—6256125545分钟滚动提升训练卷(一)[考查范围:专题1~2分值:100分]一、选择题(本题共7道小题,每题6分,共42分)1.分类是化学研究中常用的方法,下列分类方法中,不正确的是()①根据元素原子最外层电子数的多少将元素分为金属和非金属②根据电解质在水溶液中能否完全电离将电解质分为强电解质和弱电解质③依据组成元素的种类,将纯净物分为单质和化合物④根据酸分子中含有的氢原子个数,将酸分为一元酸、二元酸等⑤根据氧化物中是否含有金属元素,将氧化物分为碱性氧化物、酸性氧化物⑥根据分散系的稳定性大小,将分散系分为胶体、浊液和溶液⑦依据有无电子转移,将化学反应分为氧化还原反应和非氧化还原反应⑧根据化学反应的热效应,将化学反应分为放热反应、吸热反应A.①④⑤⑥B.③④⑤⑥C.只有①③D.全部正确2.若用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12.5gCH2===CHCl和12.5gCH2—CHCl中含氯原子数均为0.2NAB.18g2H2O和18g3H2O中含有的质子数均为10NAC.23gNa与足量氧气完全反应,消耗氧气分子数一定为0.5NAD.84gNaHCO3固体和106gNa2CO3固体中COeq\o\al(2-,3)的数目均为NA3.2011年11月1日,我国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三号甲”运载火箭,成功将“神舟八号”飞船送入太空预定转移轨道。该火箭所用燃料是偏二甲肼(NCH3CH3NH2)和四氧化二氮(N2O4)。在火箭升空过程中,燃料发生反应:CH3—NH—NH—CH3+2N2O4―→2CO2+3N2+4H2O,提供能量。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该燃料绿色环保,在燃烧过程中不会造成任何环境污染B.该反应中N2O4是氧化剂,偏二甲肼是还原剂C.CO2是氧化产物,N2是还原产物D.每有0.6molN2生成,转移电子数目为2.4NA4.下表中对离子方程式的评价合理的是()选项化学反应及离子方程式评价ANaClO溶液中通入少量的SO2:ClO-+H2O+SO2===Cl-+SOeq\o\al(2-,4)+2H+错误,碱性介质中不可能生成H+B酸性高锰酸钾溶液和H2O2制取少量O2:4MnOeq\o\al(-,4)+4H2O2+12H+===4Mn2++7O2↑+10H2O正确CNH4Al(SO4)2溶液中滴入几滴NaOH溶液:NHeq\o\al(+,4)+OH-===NH3·H2O错误,产物中还有少量Al(OH)3生成D用惰性电极电解MgCl2溶液:2Mg2++2H2Oeq\o(=====,\s\up7(电解))2Mg+O2↑+4H+正确5.已知Cl2和热的NaOH溶液反应生成NaClO3、H2O、X,则X为()A.NaClB.NaClO4C.ClO2D.NaClO6.图G1-1是铝热反应(2Al+Fe2O3eq\o(=====,\s\up7(高温))Al2O3+2Fe)的实验装置,有关该反应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图G1-1A.a为镁条B.b为氧化铁与铝粉的混合物C.2mol氧化剂参与反应则电子转移6NA个电子D.还原剂与氧化产物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27.海水是名符其实的液体矿藏,平均每立方公里的海水中有3570万吨的矿物质,下列有关海水综合利用的说法正确的是()A.加明矾使海水中的盐分沉淀而淡化B.从海水中提炼出的氘(含HDO0.03%)进行核聚变,放出巨大的能量以解决能源问题,成为一条新的科学思想,HDO与H2O化学性质不同C.利用潮汐发电是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D.从海水中提取镁可以采用下列方法:海水eq\o(――→,\s\up7(石灰乳))Mg(OH)2eq\o(――→,\s\up7(HCl))MgCl2溶液→MgCl2(熔融)eq\o(――→,\s\up7(电解))Mg二、非选择题(本题共4道小题,共58分)8.(12分)为探究CO2与过量的NaOH溶液确实发生了化学反应,甲、乙、丙三位同学依次设计了下列三种实验装置,请回答下列问题:图G1-2(1)请写出CO2与过量的NaOH溶液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选择任意一种实验装置,简述预计出现的实验现象,解释产生该现象的原因。你选择的实验装置是________,实验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解释该实验现象的原因: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