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物理素养提升专题02动力学中“滑块滑板”模型(原卷版).pdf
上传人:文库****品店 上传时间:2024-09-11 格式:PDF 页数:6 大小:1.8M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高考物理素养提升专题02动力学中“滑块滑板”模型(原卷版).pdf

高考物理素养提升专题02动力学中“滑块滑板”模型(原卷版).pdf

预览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高考物理素养提升专题02动力学中“滑块滑板”模型(原卷版)修养提高微打破02动力学中的“滑块-滑板”模型——建立模型,培育抽象思想意识“滑块-滑板”模型“滑块-滑板”模型波及两个物体,而且物体间存在相对滑动。叠放在一同的滑块和木板,它们之间存在着互相作使劲,在其余外力作用下它们或加快度同样,或加快度不一样,不论哪一种状况受力剖析和运动过程剖析都是重点,特别是对相对运动条件的剖析。本模型深刻表现了物理运动观点、互相作用观点的核心修养。如图(a),物块和木板叠放在实验台上,物块用一不行伸长的细绳与固定在实验台上的力传感器相连,细绳水平。t=0时,木板开始遇到水平外力F的作用,在t=4s时撤去外力。细绳对物块的拉力f随时间t变化的关系如图(b)所示,木板的速度v与时间t的关系如图(c)所示。木板与实验台之间的摩擦能够忽视。重力加快2度取g=10m/s。由题给数据能够得出A.木板的质量为1kgB.2s~4s内,力F的大小为0.4NC.0~2s内,力F的大小保持不变D.物块与木板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1/6高考物理素养提升专题02动力学中“滑块滑板”模型(原卷版)一、水平面上的滑块—滑板模型水平面上的滑块—滑板模型是高中参照题型,一般采纳三步解题法:如下图,质量m=1kg的物块A放在质量M=4kg的木板B的左端,开初A、B静止在水平川面上。现用一水平向左的力F作用在B上,已知A、B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地面与B之间的动摩擦因12数为μ2=。假定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g=10m/s。求:(1)能使A、B发生相对滑动的力F的最小值;(2)若力F=30N,作用1s后撤去,要想A不从B上滑落,则B起码多长;从开始到A、B均静止,A的总位移是多少。二、斜面上的滑块—滑板模型1、抓住重点:一个转折和两个关系一个转折两个关系滑块与滑板达到同样速度转折前、后受力状况之间的关系和滑块、滑板位移与板长之间或许滑块从滑板上滑下是的关系。一般状况下,因为摩擦力或其余力的转变,转折前、受力和运动状态变化的转后滑块和滑板的加快度都会发生变化,所以以转折点为界,对折点转折前、后进行受力剖析是成立模型的重点2/6高考物理素养提升专题02动力学中“滑块滑板”模型(原卷版)2、解决速度临界问题的思想模板如下图,倾角α=30°的足够长圆滑斜面固定在水平面上,斜面上放一长L=1.8m、质量M=3kg的薄木3板,木板的最右端叠放一质量m=1kg的小物块,物块与木板间的动摩擦因数μ=2。对木板施加沿斜面向上的恒力F,使木板沿斜面由静止开始做匀加快直线运动。设物块与木板间的最大静摩擦力等于2滑动摩擦力,重力加快度g取10m/s。(1)为使物块不滑离木板,求力F应知足的条件;(2)若力F=37.5N,物块可否滑离木板?若不可以,请说明原因;若能,求出物块滑离木板所用的时间及滑离木板后沿斜面上涨的最大距离。1.【2019·成都模拟】如下图,长为l的长木板A放在动摩擦因数为μ的水平川面上,一滑块B(可视为1质点)从A的左边以初速度0v2向右滑上A,B与A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A与水平川面间的最大静摩擦力与滑动摩擦力大小同样)。已知A的质量为M=2.0kg,B的质量为m=3.0kg,A的长度为l=2.5m,μ12=,μ2=0.4(g取10m/s)。3/6高考物理素养提升专题02动力学中“滑块滑板”模型(原卷版)(1)A、B刚开始运动时各自的加快度分别是多大?(2)为保证B在滑动过程中不滑出A,初速度v0应知足什么条件?(3)在知足(2)中条件的状况下,分别求出A、B对水平川面的最大位移。2.【2019·衡水模拟】如图甲所示,一长为2.0m、质量为2kg的长木板静止在粗拙水平面上,有一质量为1kg可视为质点的小物块置于长木板右端。对长木板施加的外力F渐渐增大时,小物块所受的摩擦力Ff2随外力F的变化关系如图乙所示。现改用F=22N的水平外力拉长木板,取g=10m/s,则小物块在长木板上滑行的时间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