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协会工作总结及下工作计划(完整版)文档资料可直接使用,可编辑,欢迎下载2021年协会工作总结及下一年工作计划及下一年工作计划一年来,我乡计划生育协会工作在县协会的帮助指导下,在乡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乡计生办(服务所)及各村计生协会的配合支持下,以提高整体素质和服务水平为目的,以强化宣传服务功能为重点,从加强协会组织建设和制度建设入手,拓宽服务范围,丰富活动栽体,充分发挥协会在人口和计生工作中的作用,各项工作得到顺利开展。一、2021年工作总结(一)加强领导、提高认识、统一思想。为了保证协会工作的开展,乡、村计生协会认真组织学习上级协会的文件内容,领会好文件精神,进一步统一思想,力求于行动。一是乡协会及时向分管领导认真汇报了我乡协会面临的形势和任务,取得了乡上领导对协会工作的重视支持;二是及时召开了乡协会理事会议,在会上认真传达学习了各级协会会议精神,并结合本乡实际讨论制定了2021年乡计生协会工作要点;三是全面安排了全乡今年的协会工作,向各村协会明确提出了贯彻落实各级会议精神的要求;四是安排乡、村级协会今年要把加强协会队伍建设、增强宣传服务功能、开展特色宣传服务活动、履行民主管理职能、提高协会工作水平作为协会活动的重点和亮点,在思想上有创新意识,在落实上有创新举措,在成效上有创新品牌,努力使协会工作得到创新发展。(二)认真开展“会员之家”建设活动1按照“会员之家”建设的标准要求,我乡计生协加强对村级协会制度化、规范化建设的完善。通过积极努力,确定的8个“会员之家”基本达到了有固定场所、有明显标志、有机构网络、有协会职责、有活动制度、有宣传材料、有活动桌椅设备“七有”标准,并坚持季节性的开展活动,较好的发挥了宣传服务作用。(三)坚持加强协会组织建设和队伍建设,不断提高协会工作水平一是乡协会积极向党政领导请示汇报协会工作,主动争取党政领导和各界对协会工作的理解支持,解决好协会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二是重视抓好村协会的组织建设。对村委会班子调整、人员变动后协会干部出现的空缺,及时进行了补选配齐,强化了计生协会主体服务职能;三是继续加强了协会制度建设,规范了《计划生育协会章程》、《计划生育村民自治章程》、《村民代表会议计划生育议事审议制度》、《计划生育村规民约》、《计划生育民主监督实施细则》、《会员小组活动制度》、《协会发展会员制度》、《会员联系户制度》等,使协会工作进一步规范化、制度化、经常化;四是在队伍建设上,根据形势和任务需要,注意优化会员结构,在充分发挥“五老”和计划生育积极分子作用的基础上,着重吸收一些年纪轻、文化程度高、有技术专长、有社会影响、乐于为社会奉献的志愿者加入协会,今年全乡新发展会员84人,其中初中以上文化程度、有农林牧技术知识的73人,占新增会员人数的86.9%,充分体现了会员的代表性、群众性、先进性,发展会员坚持遵守自愿原则,填写会员登记册,发给会员证,对会员进行培训,明确会员的权利与义务。目前,共有乡级协会1个,2村级协会8个,会员小组62个,会员总数达到4356人,占全乡总人口31109人的14%。(四)积极参与计划生育村民自治示范示点创建活动,增强协会的活力一是积极对我乡计划生育工作提出建议,参与决策。注重发挥协会组织和志愿者的参与意识和参与作用,积极参与计划生育规章民约的制定,参与同级计划生育工作计划的制定,依法维护育龄群众的合法权益,了解广大群众的需要和呼声;二是进一步推行了政务公开。即:在乡村计生公开栏公开了计生干部“七不准规定”;公开了计划生育户的奖励优惠政策、奖励扶助和特殊困难家庭救助对象;公开设立意见箱和举报;公开了服务承诺和免费项目,接受群众监督,增强了计划生育工作透明度;三是认真开展了对拟奖扶、特困救助、少生快富工程项目对象的民主讨论、民主监督,使真正符合国家政策规定条件的对象享受到党和国家的扶助救助政策,提高了享受政策对象的准确率。(五)动员协会会员积极参与计划生育优质服务工作一是乡协会积极充分利用计划生育服务车深入村、组开展婚育新风知识和计生法规政策宣传、避孕节育技术服务、妇科病普查诊治和出生缺陷干预。一年来,乡协会开展计划生育宣传服务活动25次,共发放各种宣传资料39400份,完成长效节育手术413例,取环145例,婚孕前培训198对、服用叶酸155人份,孕前检查155对,产前筛查155人,随访135人份,家庭档案录人155份。送发避孕药具3960盒;二是各级协会干部和广大会员不断创新服务理念和服务形式,积极实行“零距离服务工3程”。组织乡计生服务人员和村组协会干部、会员积极开展“十到家、十服务”和“五到村、五上门”活动,将康检服务、五期培训、查病治病、避孕节育指导、宣传品发送服务上门,将服务距离贴近群众,服务时空贴近群众,服务方式贴近群众,服务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