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小学二年级数学教案(精品多篇)前言:小学二年级数学教案(精品多篇)为的会员投稿推荐,但愿对你的学习工作带来帮助。小学二年级数学教案篇一教学目标1.使学生初步认识长度单位米,初步建立1米的长度观念.2.根据1厘米和1米的实际长度,知道1米=100厘米.3.通过合作,学生能用米尺度量整米长度的物体,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教学重点掌握1米的实际长度.教学难点用米尺较准确地量较长物体的长度.学具和教具投影片、1米长的卷尺、皮尺或折尺.教学过程复习导入1.问:通过上节课的学习,你们都学会了什么知识?(1.上节课我们认识了长度单位厘米.2.厘米是个长度单位,它可以用来测量比较短的物体的长度.3.我们还学会了以厘米做单位画线段的方法.)2.师:请大家用手比一比,1厘米大约有多长?新授1.认识米导入谈话:看来,大家厘米的知识掌握的都不错,老师这有一道小难题.谁愿意到黑板前面来解决这个问题?抛出问题(老师事先给学生准备好一把量程为12厘米的刻度尺)class=NormalvAlign=topwidth=568bgColor=#ffffffA.请你用老师提供的尺子来测量黑板的长度。并把测量结果告诉大家。B.在测量时,你有什么问题,或有什么想不通的地方,提出来,大家共同解决。(3)学生提问题.(如A:这把尺子也太短了,量这么长的黑板太费劲.B:有没有比厘米长一些的单位.)(4)师:谁能回答这个同学提出的问题?s(5)师:量比较长的物体或者距离,如操场的两边相距多远,通常用米作单位.(板书课题)今天我们学习认识米、用米量.补充:米可以用字母m来表示.(6)出示米尺,观察米尺有什么特点.(米尺的刻度都是以10厘米为单位的)(7)让学生拿着自己带来的1米长的卷尺到讲台前来和教师的1米直尺比一比,体验不同的尺子上1米的长度是相同的(在这里误差可以忽略不计).2.用米量(1)实际体验.请同学们互相用自己带来的卷尺量一量,把两臂伸开,看一看到什么地方是1米;(2)再次体验.两人再互相量一量身高,从地面到身体的什么部位是1米,看看你的身高比1米高出多少?(3)以小组为单位,量出1米,2米给大家看.3.教学厘米和米之间的关系(1)初步质疑.师: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厘米的认识,同学们用两个手指比一下,1厘米有多长呢?教师在黑板上1米长的线段的上面画出1厘米.师:1米有多长呢?同学们可以用两手比一下.师:那么米和厘米之间有什么关系呢?(2)教师出示一把木制米尺,这是一把米尺,它的长度正好是1米.我们一起来数一数,这把尺上有多少厘米.10厘米、20厘米、30厘米、、100厘米.(3)请同学们看看自己的卷尺,1米里面是不是也有100厘米呢?(4)教师在黑板1米长的线段上,以10厘米为单位,分成10份,再次问:谁来说说,1米等于多少厘米?(板书:1米=100厘米)(5)教师出示卷尺.说:量比较长的距离,一般用卷尺.用卷尺量物体的长度时,一定要从物体的一头开始,尺子要拉直,再看另一端在尺子的什么刻度上,这样才能量出准确的长度.巩固练习1.选择合适的单位.我们的教室长6(),黑板长2().小明身高124(),课桌高90().2.操作性练习.(1)两人互相量身高,是____米____厘米.(2)分小组合作测量,4个人用1米长的卷尺,合作量教室里感兴趣的较长物体的长度,测量后进行汇报,交流.(如:教室前后黑板的长;教室地面的长、宽,四周墙壁的长等.)四、归纳质疑通过这节课的学习,大家都有些什么收获?板书设计认识米用米量1厘米长的线段1米长的线段1米=100厘米小学二年级数学教案篇二一、观教材编排体系(老师们,我想首先对人教版教材关于统计这块知识的编排做一个简单的回顾和展望。)各册的目标定位:一年级目标:让学生经历统计的过程,会用画正字或自己喜欢的方法收集数据,会看简单的统计图,并学会以一格表示一个单位的条形统计图,并根据统计图提出问题。二年级上册目标:继续让学生经历统计的过程,同时还要求学生学会以一格表示两个单位的统计图,根据统计图提出问题。二年级下册目标:1、学生体验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过程,了解统计的意义,会用简单的方法收集和整理数据。2.使学生初步认识统计图(一格代表五个单位)和简单的复式统计表,能根据统计图表中的数据提出并回答简单的问题,并能够进行简单的分析。3.通过对周围现实生活中有关事例的调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创新精神。三年级下册目标:1、向学生介绍两种新的条形统计图,使学生学会看这两种统计图,并能根据统计表中的数据完成统计图。2、使学生初步学会简单的数据分析,进一步体会统计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理解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3、使学生理解平均数的含义,初步学会简单的求平均数的方法,理解平均数在统计学上的意义。二、本册教学内容编排思考我认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