架起家校沟通的桥梁.doc
上传人:sy****28 上传时间:2024-09-14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27KB 金币:16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架起家校沟通的桥梁.doc

架起家校沟通的桥梁.doc

预览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16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架起家校沟通的桥梁根据教育局的统一部署,我校的课外访万家活动也开展得轰轰烈烈,10月份我校再次召开全校教职工动员大会,每班由正副班主任联合进行家访。现在的联系方式很多,诸如电话、手机、互联网等,为什么要跟家长面对面的交流呢?说实话我当时是认为做的无用功,可是当我真正踏入本次家访之途时,我才体会到了电访所不能达到的效果。面对面促膝交谈与电话里的听声不见面,那感觉和效果就是不一样。星期三下午只有一节课,下课以后我随着学生一起深入学生家中,进行家访,感受颇深。家访真能让我们和学生家长打成一片,感情亲切融洽,这样家长们就不再会有什么误会和责怨,我们的工作就能得心应手。同时大部分家长的热情好客让我深深地体会到作为一名教师的自豪。大部分家长对老师的到来,接待的非常热情,他们觉得温暖,倍感兴奋,特别是一些学习成绩不好的学生本人感到:原来自己并不是一个被"遗忘的角落",自己在老师的心中不是可有可无的,教师总是在注视和关心着自己。学生盛永高说:“老师,您这次家访,给了我很大力量,我更加自信,我还要更加努力,在班上要做个品学兼优的好学生,在家里更要做个懂事的好孩子,你看我以后的表现。他还自告奋勇的给我充当了带路小天使的角色,围在我身边不停的给我介绍这几个我要家访的孩子家里的状况,跟他平时的沉默寡言完全判若两人。通过这件事情我也了解到每个孩子身上都有自己的闪光点,我们要善于发现它并要把他放大,你给了孩子一点肯定和自信,对他来说可能会影响他的一生。我们要通过家访这个平台,去从不同的角度来看孩子,这对我们以后的工作的开展,对孩子的成长都是举足轻重的。这次家访,使家长和学生感到十分亲切,从内心深处非常感激教师。学生刘欣见到我的到来,开始非常紧张,站在门口不知所措,害怕我是来向家长"告状"的,没想到我一字不提她表现不好的地方,而是鼓励她要扬长避短,争取更大的进步。在轻松和谐的闲聊中,孩子越说越高兴,把自己的志向、思考统统都讲给老师听,家长也因此了解了孩子内心更深刻的东西,对孩子的表现越来越满意。最后,他们一家人依依不舍地把我们送出大门口,并希望老师经常到家。家访的目的在于与家长交流情况,交换意见,共同研究教育学生的内容和方法。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学校,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因此,家庭对孩子身体的发育,知识的获得,能力的培养,品德的陶冶,个性的形成,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我们一直认为,教育一定要与家长联系,只有双方同心协力,才能事半功倍,达到教育的目的。一个孩子,他有多个方面的表现,在学校里通过肉眼或口头交流所觉察不到的。一个孩子的内心世界,它是看不出的,需要我们用心地体会。一个孩子,纵使他有千万个不是,那也不是他所自愿的,他的生活、他所受的教育或许对他有着决定性的因素。家访是沟通老师、家长、学生心灵的桥梁,是学校和家长之间联系的纽带,通过家访老师能及时了解学生在家表现、日常行为、家庭教育、学习环境、学习习惯等等,为教育好学生打下基础,家长也能了解到学生在校的学习情况,了解学校的教育方针,学校的常规,更有效地配合学校做好各项工作。家访学生能够在学校和家庭受到应有的关心和指导,家长们放心,学校的教学工作也得心应手,于是我们有针对性的对学生进行家访获益匪浅。走进孩子的家中,家长惊讶,是不是我的孩子在校犯了严重的错误,老师要到家里家访?慢慢的家长的观念也更正了过来,不是孩子不好,而是老师关心孩子想和家长面对面的交流。但更多的是欣喜,正愁没有机会和老师好好交流呢。对于我的到来非常高兴,面对家长的态度,我更清晰认识到了:家长们的家庭教育观念确实需要我们的引领,而走进家庭家访活动,正好给我们一次了解、沟通的机会,对孩子、对家长、对我们自己都将是一次挑战。在家访过程中,我深刻的感受到家长们对孩子的殷切希望,也感受到他们对老师的尊重与信赖。我校地处白玉山地区,很多孩子都是留守儿童。特别是爷爷奶奶家长们问的最多的问题是,如何辅导学生学习?对于这样的问题我详细地给家长提出一些有效性的建议。要逐步培养学生养成自觉学习的好习惯,这在小学阶段是最重要的行为习惯的养成。通过家访我们也详细地向家长了解了孩子的兴趣爱好、性格特长及家庭结构,成长经历,健康状况,学习环境,在家表现,行为习惯,并听取家长对教师的意见、希望。同时又有分寸地向家长反映孩子在校的表现,肯定孩子的优点。在家访过程中,向家长反映孩子家长还没有注意到的闪光点,诚恳地指出孩子的缺点,耐心地传授家庭教育的方法,让家长知道孩子的健康成长不仅是学校的责任,也是家庭的责任,提醒家长,不仅要关心孩子的学习、生活,更好关心孩子的情感和品德。总之,通过多次家访留下很多深刻的、值得反思的事情。要更好地搞好教育教学,就得经常要进行有针对性的家访。只有架好了家校沟通这座桥梁,我们的教书育人的工作才能在桥梁上顺利的飞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