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子结构分析.doc
上传人:sy****28 上传时间:2024-09-13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24KB 金币:16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分子结构分析.doc

分子结构分析.doc

预览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16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离子极化:配位数:离子极化指的是在离子化合物中,正、负离子的电子云分布在对方离子的电场作用下,发生变形的现象。离子极化能对金属化合物性质的影响直接同中心离子(或原子)配位的原子数目叫中心离子(或原子)的配位数。晶体学中,配位数配位数是晶格中与某一原子相距最近的原子个数。配位数晶格能:1mol离子化合物中的阴、阳离子从相互分离的气态结合成离子晶体时所放出的能量。晶格能也可以说是破坏1mol晶体,使它变成完全分离的气态自由离子所需要消耗的能量。用化学反应式表示时,相当于下面反应式的焓变的负值。aMz+(g)+bXz-(g)→MaXb(s)U=-ΔH氧原子的电子层结构是:到了二十世纪四十年代,顺磁共振光谱发现了,并且证实顺磁共振光谱是由分子或离子中存在着未成对电子而引起的。顺磁共振光谱的实验证明氧分子有顺磁性,还证明氧分子里有两个未成对的电子。这个实验说明原来的以双键结合的氧分子结构式不符合实际。价键理论对这个事实怎样解释呢?它承认未成对电子的存在,认为氧分子里形成价键理论了两个三电子键,氧分子的结构式要这样表示:结构式中…代表三电子键。两个氧原子间怎样会形成三电子键呢?根据保里原理,一个轨道只能容纳两个自旋相反的电子,所以三电子键是由在两个轨道的三个电子形成的。形成一个三电子键放出的能量大约只有由一个电子对形成的单键放出的能量的一半,所以三电子键不稳定。三电子键只有在两个相同的原子间或电负性相差极小的原子间才可能形成。价键理论对于怎样形成三电子键还没有很明确的说明。价键理论局限于把形成化学键的电子只处于相连的两个原子区域内。后来,着眼于分子整体来研究分子结构的分子轨道法发展起来,应用于对氧分子结构的解释。分子轨道法认为形成化学键的电子应在遍布整个分子的区域内运动。氧分子由两个氧原子构成。每个氧原子有8个电子,两个氧原子就有16个电子。这16个电子中,4个电子处于K层,12个电子处于L层。形成分子轨道的主要是L层的电子理论基础价层电子对互斥理论的基础是,分子或离子的几何构型主要决定于与中心原子相关的电子对之间的排斥作用。该电子对既可以是成键的,也可以是没有成键的(叫做孤对电子)。只有中心原子的价层电子才能够对分子的形状产生有意义的影响。分子中电子对间的排斥的三种情况为:???孤对电子间的排斥(孤-孤排斥);孤对电子和成键电子对之间的排斥(孤-成排斥);成键电子对之间的排斥(成-成排斥)。分子会尽力避免这些排斥来保持稳定。当排斥不能避免时,整个分子倾向于形成排斥最弱的结构(与理想形状有最小差异的方式)。孤对电子间的排斥被认为大于孤对电子和成键电子对之间的排斥,后者又大于成键电子对之间的排斥。因此,分子更倾向于最弱的成-成排斥。配体较多的分子中,电子对间甚至无法保持90°的夹角,因此它们的电子对更倾向于分布在多个平面上。[编辑]实际预测下面是价层电子对互斥理论预测的分子形状表。电子对数杂化类型混層類(混層類型)轨道形状单电子对数(孤電子對)分子形状例2sp直线型0直线型BeCl2、二氧化碳3sp2平面?角形0平面正三角形V字型(角型、彎曲型)正四面体三角锥三氯化硼1二氧化硫4sp3正四面体01甲烷氨2V字型(角型、彎曲型)三角双锥变形四面体(跷跷板型)T字型直线型正八面体四方錐平面十字型T字型直線型五角雙錐五角錐水0五氯化磷5spd3三角双锥1TeCl423016spd32ClF3I3?六氟化硫IF5ICl4?正八面体234017spd33五角雙錐IF7电子对数2没有孤电子对基本形状)(基本形状)1个孤电子对2个孤电子对3个孤电子对直线型3平面三角形型角型4四面体型三角锥型角型5三角双锥型变形四面体型T字型直线型6八面体型四角锥型平面四方形型7五角双锥型五角锥型分子类中心原子价电子对的排分子形状?型布方式AX1En双原子分子(直线型)分子的几何构?型HF、O2实例AX2E0直线型BeCl2、HgCl2、CO2AX2E1角型NO2?、SO2、O3AX2E2角型H2O、OF2AX2E3直线型XeF2、I3?AX3E0平面三角形型BF3、CO32?、NO3?、SO3AX3E1三角锥型NH3、PCl3AX3E2T字型ClF3、BrF3AX4E0四面体型CH4、PO43?、SO42?、ClO4?AX4E1变形四面体型SF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