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基础理论——质量性状选择方法.ppt
上传人:天马****23 上传时间:2024-09-11 格式:PPT 页数:34 大小:434K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选择基础理论——质量性状选择方法.ppt

选择基础理论——质量性状选择方法.ppt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24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预备知识预备知识预备知识哈代——温伯格定律一、等位基因间不完全显性时的选择theselectionofincompletedominanceallele控制质量性状的等位基因间存在不完全显性和完全显性的现象。对不完全显性的性状,直接从表型就能够分辨出基因型,那么根据表型选择也就是基因型选择,从而达到了选准的目的。二、对隐性基因的选择确定显性纯合子及杂合子:首先借助等位基因间的显隐性关系,区分显性个体与隐性个体,然后通过测交进一步识别显性纯合体与显性杂合体,即判断其基因型。部分淘汰显性个体时选择前后基因型频率的变化选择后实行随机交配。设选择后的基因型频率分别为D‘、H’、和R‘,则下一代的基因频率q1为:q1=1/2H‘+R’利用这个公式,根据对显性类型的淘汰率,就可以计算下一代的隐性基因频率。当s=1时(淘汰全部显性个体),则:当s=0时(没有淘汰显性个体),则:q1=q这就是说当全部淘汰显性个体时,只要没有突变,下一代隐性基因a的频率就可达到1。可见选择隐性基因是相对容易的。但是,不完全淘汰显性个体时,下一代中显性基因A还有一定的比例。只选留隐性纯合子selectingrecessivehomozygote当条件许可时,为了选择隐性基因,只要将隐性纯合体留作种用,而将显性个体(包括显性纯合子与杂合子)全部淘汰,就能在一代内使整个畜群只表现同一的隐性性状,没有分离,因为畜群中隐性纯合体与显性个体有不同的表型。例山羊角的选择山羊的角,无角对有角是显性。为了建立一个有角山羊群,只要把有角山羊留作种用,将无角羊全部淘汰,则下一代羊群中全为有角个体组成。控制有角性状的隐性基因频率,经过这样的选择,在一代就可以达到1,也就是羊群中有角基因为100%,而显性基因的频率为0。可见,这种选择,隐性基因在一代之间就得到了固定。(2)淘汰部分显性个体的随机交配畜群的选择进展由于种种原因,生产实践中常常不能全部淘汰畜群中的显性类型,此时,选择引起的基因频率变化比较复杂。以最简单的一对基因控制的性状为例来说明选择原理──基因频率的变化和计算。即当S不等于0时,则(3)对两性显性类型淘汰率不同的随机交配畜群动物育种中常有这种情况:对公畜中不符合要求的显性类型淘汰率较高,对母畜的淘汰率较低。如果对于所选的性状来说交配仍然是随机的,那么子代中隐性基因的频率是:例某地648头黄牛中有471头在鼻镜、眼睑或乳房等部位有皮肤黑斑,其中有公牛19头(早期的选留原则与皮肤有无黑斑无关),14头有皮肤黑斑;母牛629头(未经选择),457头有皮肤黑斑。为了改进后代毛色,现淘汰了11头有黑斑的公牛,75头有黑斑的母牛。就这一性状来观察,下一代牛群的遗传品质将有什么变化?已经知道黄牛的皮肤黑斑由一对等位基因决定,无斑基因是隐性;所选择的是隐性基因。对于皮肤有无黑斑这一对性状来说,这里的648头牛可以看作未经选择的随机群体,其隐性基因频率为:(4)淘汰全部显性类型公畜的畜群重点选择性状,更多采用淘汰全部显性类型公畜的选择方式。在这种情况下,以群体显性基因频率的下降作为选择进展的标志。此时,下一代显性基因的频率为:例:某良种黄牛产区外围,由于历史上盲目杂交,曾经出现各种杂色牛,虽经长期淘汰,目前群内仍有部分具有腹下、鼠蹊、尾帚部白斑的个体。有一个136头母牛的牛群,其中17头牛在上述部位有大小不等的白斑,现在淘汰了所有有白斑的公牛,白斑母牛也淘汰了10头,下一代牛群的遗传结构分析如下:由于黄牛腹下、鼠蹊部、尾帚的白斑对无白斑是显性性状,所以要选择的是隐性基因。原群中隐性基因频率为:四、对显性基因的选择1、表型选择——淘汰部分隐性类型的畜群Phenotypeselection–culloutthepartialindividualofrecessivecharacters选择显性基因,或淘汰隐性基因,往往由于畜群中隐性类型比例很高或者一部分隐性个体具有其它位点的有利性状,而不可能在一代中把隐性类型全部淘汰,只能淘汰一部分。例如,荷斯坦牛育种中必须淘汰牛群中的红白花个体,但高产的红白花牛往往例外。这种选择方式下,隐性基因频率下降的情况如下:设选择前群体各种基因型的频率为:D=p2,H=2pq,R=q2,那么以淘汰率s对其中的隐性类型进行淘汰后,各种基因型的频率将变为:如果以q代表两代间隐性基因频率的变化率,那么:例某自然群体对隐性类型的淘汰率为0.1%,若将隐性类型比例由40%减少到5%,需要多少世代?s=0.001;q0=0.41/2=0.6325;qn=0.051/2=0.2236.2、表型选择——淘汰全部隐性类型的畜群为了淘汰隐性基因,根据表型将畜群中的隐性纯合子全部淘汰,这种方法简单易行,但其选择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