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课堂教学的新视野于泽元2010年7月视野的概念及其局限视野视角、眼界视界决定世界人的视界受到自己知识、周围的人、经验的影响很难超脱出去构成了一个“经验——视界——经验”的循环不断强化最终形成一种“自我现实”无间地狱新教学需要新视野需要新知识、新体验也需要新人群三者缺一不可新时期新视野以生为本以学定教情意沟通化繁为简以生为本一“我们所做的全都要通过儿童自己去最后完成。一旦我们醒悟这一过程的必然性就会明白教育过程的主人和主力原来是儿童自己我们只不过是儿童自主发展的服务者和仆人。”——郭思乐以生为本二1生本教育的儿童观起点非零2生本教育的教师观生命的牧者3生本教育的教学观教皈依学4生本教育的基础观发展悟感和情感5生本教育的评价观从控制生命走向激扬生命6.生本教育的德育观以学生的美好生活为真正基础7、生本的课程观符号实践本体观8、生本的学习观生命的自然生长9.生本教育的伦理观高度重视学生10.生本教育的行为观全面依靠学生以生为本三生本教育的核心自主学习新课程改革所提倡的三大学习方式自主才是精髓和核心为什么要让学生自主1、事实上学习是从混乱不清中抽出意义模式的。换句话说是以你自己的方式理解事物。这一点对于脑来说非常重要只有我们能够从我们独一无二的个人世界中到处模型或者隐喻之时我们才能在认知上真正理解事物。2、一旦学习者迷失脑就会不知所措地关闭3、有意义的三个条件目标、能力和环境支持以生为本四一个重要的问题学生真的能够自主吗今天自主的人越来越少把信送给加西亚我们应该相信学生的理由人的大脑具有无限的潜能关键是要能够有机会运用它“机会之窗”我们自己的体验越是自主的时刻越能够把事情做得很好现有的成功模式生本教育实践、洋思模式、杜郎口模式生本教育的实践李卫林老师上初一课文凯斯特纳的《开学致词》第一句话“这篇文章最打动你们的是什么”第二句话“这些问题都与中西方文化的差异有关。”作业《中西文化差异之我见》周伟峰老师四类校平均成绩高于全市重点高中“我讲得很少只是在关键的地方点拨一下。新课不超过15分钟。复习课不超过10分钟很多时候不超过5分钟。我把很大的主动权交给学生靠数学本身的魅力去吸引他们。”周伟锋从来不苦口婆心地给学生讲解那些定理和例题而是把“发现问题连同创造性地解决问题的光荣”都一并还给学生他也很少检查学生的作业而他们却以极大的热情把它完成得很好实习生的奇迹洋思中学的课堂教学蔡校长把洋思经验概括为三句话1学生能不能成才不是教师教出来的是他自己学出来的。2教师进课堂的任务不是去讲而是组织学生学。3什么叫完成教学任务学生学会了才叫完成教学任务。洋思中学“先学后教当堂训练”的教学模式杜郎口中学的教学模式三三六或者1035教学模式以生为本五如何做到以生为本1.三大品质大眼界、大胸怀、大气魄2.依据学科性质发现学生之本3.敢于尝试不断完善细节以学定教一以学定教的主要含义1.学生能够走多远就让他们走多远2.学习是学会的不是教会的3.教学依生依势而变漫画家李欧?李奥尼LeoLionni在《鱼就是鱼》fishisfish中描述了这样一个故事鱼鸟鱼牛鱼人几个问题1、教师心目中的鸟、鱼、人和教师告诉学生以后学生心目中的鸟、鱼、人是否相同2、如果不同教师该如何选择是用“正确的牛”去覆盖“错误的牛”还是根据学生的“已有的牛”去引导学生3、是否有“正确的牛”以学定教二如何做到以学定教1.给学生时间和空间学习2.给学生机会进行反馈3.在学生需要时给予点拨关键点“不愤不启不悱不发”4.帮助学生理清自己的需要:感知-体悟-体验5.教师要拥有丰富的知识对教材有深入的探讨情意沟通一教学的本质通过师生沟通对学习对象达成共识的过程。情意沟通的重要1.我们内在的知识永远和情感相伴人的潜能会向友善的知识开放2.对于喜欢的老师他/她所教的课程我们总是很容易学好3.当鞋合脚时脚就被忘记了4.一个深圳老师的故事情意沟通二情意沟通教学1.情感先行2.注意倾听3.畅通渠道情感先行情感包括道德感、理智感和美感。情感先行就是要在这三个方面创造有利的心境和氛围情感先行要求教师做到1.充分认识情感比知识更重要2.在课堂教学之初就展开情感调节3.在课堂教学中时刻关注学生的情感变化3.不断提升自己的魅力人格魅力和工作魅力4.无条件的爱注意倾听一听的不同层次1.恍惚的听2.随意的听3.专注的听4.共情的听5.倾听作为理解版图不断延伸倾听是一种习惯是一种开放的心态是一种对自我的信任注意倾听二如何提升教师的倾听能力1.勤于反思倾听自我2.理解“世界上没有两个相同的人”3.理解“动机总是没有错只是方法没有效果而已”4.悬置和延迟反应5.从欣赏和感恩的角度去理解学生畅通渠道一沟通的三个要素讲者、听者、噪音师生之间的噪音1.对不同见解的排斥2.师生间的畏惧和厌恶3.对交流内容的忧惧4.时间和空间的限制5.信息的模糊畅通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