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第三章外币业务会计第一节外币业务概述一、记账本位币与列报货币记账本位币:是指企业经营所处的主要经济环境中的货币。列报货币:企业列报财务报表时所采用的货币。我国企业的正式编表货币只能是人民币,而记账本位币是可以选择的,可以是人民币,也可以是人民币以外的其他货币。外币业务:指企业以记账本位币以外的货币进行计价或者结算的交易。二、企业记账本位币的确定(教材P87)企业通常应选择人民币作为记账本位币。业务收支以人民币以外的货币为主的企业,可以按规定选定其中一种货币作为记账本位币。但是,编报的财务报表应当折算为人民币。【例题1】我国某企业记账本位币为美元,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该企业以人民币计价和结算的交易属于外币交易B.该企业以美元计价和结算的交易不属于外币交易C.该企业的编报货币为美元D.该企业的编报货币为人民币静态:以外币表示的能用于国际结算的支付手段。外汇(国外汇兑)动态:把一个国家的货币兑换成另外一个国家的货币,以清偿国际债权债务关系的一种支付行为。汇兑:“汇”是资金在不同地区间的移动“兑”是不同货币之间的兑换外汇与外币的区别:只有在国际上可以流通使用的外币才是外汇,而且包括以外币表示的信用工具和有价证券。外币:foreigncurrency外汇:foreignexchange外汇具体包括:A、可以自由兑换的外国货币,包括纸币、铸币等;B、外币有价证券;C、外币收支凭证,如票据、银行存款凭证、邮政储蓄凭证等;D、其他外币资金。汇率一国的货币兑换成另一国货币的折算比率。(汇价、兑换率、外汇牌价)直接标价法:USD1=RMB7.16我国与大多数国家汇率的标价方法基准货币标价货币(本国货币)间接标价法:RMB1=USD0.121英美基准货币标价货币(外国货币)市场汇率和法定汇率:按汇率的确定方式分现行汇率和历史汇率:按汇率的入账时间分汇率的种类买入汇率和卖出汇率:按外汇经营者角度分即期汇率和远期汇率:按外汇交易的交割期限分四、外币业务会计(一)外币会计的主要内容1、买入或卖出以外币计价的商品或者劳务2、借入或者借出外币资金3、其他以外币计价或者结算的交易。4、外币折算业务,即将以某种外币表述的财务报表折算为以另一种货币表述的财务报表。(二)汇兑损益汇兑损益:即外币兑换损益,由于会计处理时汇率的不同而使同一项目的外币与其折合的记账本位币之间形成差额。(三)外币业务的记账方法在发生以外币计价的业务时,与交易对方的权利与义务的实际结算以原币为准,这样记账时就产生记账本位币与原币如何处理的问题。对此有两种记账方法外币统账法外币业务都折合为记账本位币加以反映,(记账本位币法)外币只作辅助记录。期初汇率法:一个月内发生的外币业务都按统一的汇率(当月1日)折成记账本位币选择汇率的方法入账。(外币业务多的企业适用)当日汇率法:平时发生的每笔外币业务都按发生当日的汇率折成记账本位币入账。(外币业务较少的企业适用)无论采用哪种方法,除外币兑换业务外,平时都不确认汇兑损益,只在月末将所有外币存款、债权债务账户余额按月末汇率一次倒轧确认当期汇兑损益。外币分账法发生外币业务时直接按原币金额记账,不(原币记账法)再折合成记账本位币。本币与外币业务分设不同的账户体系来反映。在期末结账时按期末汇率折算为记账本位币,汇总确认汇兑损益。(适用于外币业务很多的企业,如金融企业)本章后面内容都假设按外币统账法进行一、外币购销业务(一)外币交易会计处理的两种观点在发生以外币计价的购销业务时,会计上往往产生两个过程:A、按购销额确认资产或收入,同时记录由此产生的债权债务;B、记录债权回收或债务清偿。单一交易观将购销以及由此产生的债权债务随后的结算视为是不可分割的一项业务。所以购销发生日、报表编制日、结算日这三个时点汇率变动所产生的本币差额,都作为已入账的购货成本或销货收入的调整额,而不作为外币折算损益处理。也就不会出现汇兑损益。两项交易观将购销以及由此产生的债权债务随后的结算视为两个独立的业务。所以购销发生日、报表编制日、结算日这三个时点汇率变动所产生的本币差额,不调整前已入账的购货成本或销货收入,而是独立表示为外币折算损益,即汇兑损益。当期确认法:将未实现汇兑损益计入当期损益未实现汇兑损益处理方法递延法:将未实现汇兑损益作为递延项目列入资产负债表,直到完成结算损益实现时才确认为损益。(二)按两种观点进行的会计处理例1我国甲公司20×3年12月10日向美国A公司销售一批商品,价款为100000美元,货已发出。根据合同规定,货款将于20×4年1月24日支付。该期间汇率变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