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网数据中心与图书馆存储系统.ppt
上传人:天马****23 上传时间:2024-09-11 格式:PPT 页数:27 大小:305K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校园网数据中心与图书馆存储系统.ppt

校园网数据中心与图书馆存储系统.ppt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17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概论一.图书馆异地数据存储的崭新方式——校园网数据中心校园网数据中心的建立新馆存储系统的设计思想这种通过“数据中心”来实现图书馆海量信息异地存储的方式具有以下两个优势:可以将全校所有的数据进行集中存储,集中管理,集中维护。今后随着数据数量的不断增长而带来的存储扩容,也只在“数据中心”进行,学校只需划拨资金到“数据中心”购置扩容设备即可。目前我校的“数据中心”已初步形成,存储容量达到约20TB。值得一提的是,我馆的海量信息存储系统设计中,因为异地存储方式的确定及校园网“数据中心”的建立都与学校的网络中心有很大关系,所以,网络中心的技术专家自始至终参与了这个项目的建设。通过这个项目的合作,他们对图书馆的工作及需求有了较深入的了解,这对今后图书馆数字资源在“数据中心”异地存储、访问的有效实现奠定了基础和保障。这种在图书馆海量信息存储系统中设计异地数据存储方式,将图书馆的部分数字资源存储到校园网“数据中心”的方案,目前在我国高校图书馆界尚属首举。在专家论证中,这个方案得到了我们聘请的国内高校图书馆网络数字化建设专家们的肯定,认为它代表了今后高校图书馆数字化建设中在海量信息存储系统方面的发展方向,具有一定的前瞻性。二.图书馆海量信息数据存储系统模式的选择与设计数据存储系统应实现的应用1.数据存储系统模式的选择几种存储方式·SAN存储的优势:比较SAN和NAS的技术特点、应用场合和优缺点的差异,业内人士提出了一种兼具NAS和SAN优点的网络存储模式,并采用存储的虚拟化技术作为融合这两种存储网络的重要手段。在我馆的存储系统设计中,专家们就建议利用这种虚拟存储功能,将我馆原有的存储系统中不同的存储设备的存储空间进行整合,形成一个统一的存储池,同时也可以对存储资源进行集中管理。这种SAN与NAS融合后的存储系统兼具SAN和NAS的优点:总之,一个满足需求的、理想的存储网络系统应该是统一在现有的、成熟的IP网络基础上,可以在任何操作系统的平台上,在任何时候,从任何地点,访问任意位置的任意量信息——这正是我们选择海量信息存储系统模式的原则和目的。2.数据存储系统的构架SAN+NAS的存储容量设计为10TB;DAS存储容量约为1TB;原有磁盘阵列容量约为2.5TB;存储总容量约为13-14TB。存储系统构架简图:2.1存储系统设计目标2.2存储系统设计原则2.3存储系统设计要求SAN存储设计要求NAS存储系统设计要求DAS存储系统设计要求磁带库、数据备份系统的设计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