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鹰潭市科技计划项目可行性建议书.doc
上传人:天马****23 上传时间:2024-09-12 格式:DOC 页数:16 大小:78K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曾鹰潭市科技计划项目可行性建议书.doc

曾鹰潭市科技计划项目可行性建议书.doc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6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鹰潭市科技计划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计划类别:农业攻关项目名称:南方杂交肉牛生产配套技术研究与推广项目类别:重点推广项目课题名称:南方杂交肉牛生产配套技术研究与推广申报单位:余江县洪湖青茂肉牛场(盖章)联系人:曾青茂项目(课题)主持人:xxx起止年限:2010年6月——2013年6月通讯地址、邮编:余江县洪湖青茂肉牛场(335211)联系电话、传真:xxx一、总论(一)项目的主要内容及技术原理简述主要内容及技术原理:研究用引进西门达尔公牛或鲁西黄牛公牛与本地母黄牛杂交的后代母牛再与西门达尔或夏洛莱牛、皮尔蒙特牛、海福特牛、利木赞牛的公牛杂交,选其后代或后几代用于育肥作商品肉牛形成南方杂交肉牛产品;研究南方杂交肉牛生产过程中的人工授精技术即肉牛冻精适时解冻、母牛发情鉴定、适时输精等影响受胎率、繁殖率的关键性技术;研究制定南方杂交肉牛标准化养殖技术规程;建立南方杂交肉牛生产配套技术研究和推广体系,建立南方杂交肉牛养殖小区,带领农民养殖南方杂交肉牛,培训养殖技术人员,并为肉牛户提供养殖技术、本地黄牛改良繁育、液氮、冻精调运及解冻保存、牧草种植收割利用技术、粪污处理技术等全方位的服务。(二)项目的目的和意义牛肉是当今人们所食用肉类中最高档的营养品。其肉质嫩滑、味道鲜美,富含蛋白质,脂肪含量少,蛋白质比一般肉类高63.8%,脂肪则低24倍多,含人体所需各种氨基酸和维生素,是一种高档保健肉食品,对老人、幼儿、病人更是最适当的补品。在旅游、商贸业的大宾馆、饭店、餐厅,南方杂交肉牛是“抢手货”,其价格高于一般肉的1倍以上,而且呈现出日趋发展之势。为了满足人们对高档肉制品的需求,充分利用南方农作物秸秆(稻草)等资源大力发展南方杂交肉牛生产,可生产高档牛肉,供人们食用以满足人们对高档肉制品的需求,通过本项目的实施,将形成一套适应我市具体情况的养殖模式,从而推动我市南方杂交肉牛生产的规模化、产业化,使我市肉牛产业形成完善的高中低档产品的体系。为“南方农作物秸秆(稻草)”开辟了新的途径,有利于保障肉牛养殖户的收益,增加农民收入,而且还可使杂交肉牛的利用途径多元化,从而使杂交肉牛生产的产业链更加稳定。(三)相关技术领域国内外发展现状、趋势南方杂交肉牛是指用引进的西门达尔公牛或鲁西黄牛公牛与本地母黄牛杂交的后代母牛再与西门达尔或夏洛莱牛、皮尔蒙特牛、海福特牛、利木赞牛的公牛杂交的后代或后几代用于育肥作商品的肉牛,这种商品肉牛生产的牛肉因其瘦肉颜色呈淡红色而倍受消费者倩莱。我国的杂交肉牛的生产已成为国际国内旅游、贸易业的高档宾馆、饭店、餐厅的“抢手货”。在我国随着国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对杂交肉牛消费需求越来越大。对此,一些科研单位对杂交肉牛的生产技术也开展了相关的研究,并进行了一些零星的试验性生产,但对南方杂交肉牛研究较少并未形成统一的生产模式,从而难以加以推广以形成较大规模化的生产,从而使得这部分需求主要靠进口的其他杂交肉牛来解决,如在2006年,我国牛肉出口量是进口量的4倍,但出口贸易额仅是进口额的3倍,其原因就是90%以上的优质、高档牛肉依靠进口。在我省对南方杂交肉牛的生产研究尚无成果,因此,生产南方杂交肉牛有着广阔的发展空间。(四)项目申请单位、主要合作申请单位及项目主要负责人的基本情况1、项目申报单位余江县洪湖青茂肉牛场创办于2009年,是余江县仅有三家肉牛养殖场之一,是一家年轻而迅速壮大的实力雄厚的肉牛场。总投资128万元(固定资产107万元、流动资金25万元),占地30亩,牛场占地面积3000平方米,牛舍1200平方米,辅助用房200平方米,建设人工草地130亩,牛存栏300头,公司拥有员工4人,有高级职称者1人,中级职称者1人,场区离国道5公里、村庄2公里,四面是宜草荒地1000余亩,周边有3000多亩水稻农田,秸秆(稻草)和农副产品丰富,是肉牛等草食畜禽养殖的有利场所,牛场还可带动周边上千户农户发展肉牛生产。2、项目主要合作单位本牛场与江西畜牧技术推广站和鹰潭市畜牧兽医局的专家形成了技术合作关系,他们负责指导本牛场的肉牛生产技术,江西畜牧技术推广站和鹰潭市畜牧兽医局的专家在肉牛生产技术研究方面取得了不少成果,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其承担和参与的项目和课题多次荣获得省级和国家级的奖励,其中,其承担的“肉牛饲料配制技术研究”获得了省科技进步三等奖;“优良鸭种及配套技术推广”获得了“全国农牧渔业丰收奖”一等奖;“冬闲田种草草养鹅配套技术”获得了“全国农牧渔业丰收奖”二等奖;“优质杂交商品肉牛的选育及配套技术研究”获得了“省科技进步三等奖”和“江西省农科教人员突出贡献二等奖”,“小尾寒羊在江西的适应性研究”获得了“省科技进步三等奖”。同时,他们在肉牛营养和饲料科学配制等方面也开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