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却系统故障和异响诊断技术(第3章4).ppt
上传人:sy****28 上传时间:2024-09-14 格式:PPT 页数:51 大小:4.5MB 金币:18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冷却系统故障和异响诊断技术(第3章4).ppt

冷却系统故障和异响诊断技术(第3章4).ppt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41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8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冷却系统故障和异响诊断(2学时)北理工珠海学院机车学院郭新民教学目的及要求复习冷却系的结构掌握冷却系的检测方法冷却系的工作演示上贮水箱4.7冷却系统的检测冷却水温的过高或过低,都会引起发动机功率下降,油耗增加。因此,在正常情况下,冷却水温应保持在80℃~90℃。在使用过程中,冷却系的技术状况逐渐变坏,使冷却系冷却水温度过高或过低,其主要原因为:冷却液过少,有渗漏处;散热器水管堵塞;冷却系内有水垢;风扇皮带打滑;节温器失灵等等。1.外观检查检查风扇皮带松紧度可用拇指压在风扇和发电机皮带轮中间的皮带上,施加20~50N的力.皮带压进距离应在10~15mm之间。皮带外观检查:2.冷却系密封性试验在发动机不工作时,将50kPa的压缩空气从散热器放水阀引入,如果气压不降低,表示散热器加注口密封正常。起动发动机,在发动机热起后,再通入20kPa的压缩空气,若冷却系工作正常,气压表指针应抖动,不抖动表示节温器阻塞。气压表指针迅速上升至50kPa,表示散热器阻塞。4.7冷却系统的检测3.水泵故障检查水泵工作状态不正常或水泵叶轮打滑,使水泵的泵水量不能与发动机的转速成正比。(1)水泵工作状态检查。打开散热器加水口盖,使发动机缓慢加速,察看加水口内冷却水的循环,若不断加快,则水泵工作正常,叶轮也不打滑,反之,水泵有问题。(2)水泵流量试验。水泵流量试验须在专用试验台上进行。4.7冷却系统的检测4.节温器性能检查节温器是否失灵的检查方法是:在冷却水温度高时,拆下气缸盖通往散热器上水室接头胶管,用布或纱塞住上水室接头,向散热器内加注冷却水,然后起动发动机。当水温达到80℃时,节温器处于开启状态。此时,就看到散热器中的水从开启的节温器内泵出。发动机转速越高,泵出的距离越大,高温水泵出一段时间后。向散热器内加入冷却水。节温器随着发动机温度降低而关闭,通住上水室的胶管就没有水泵出了。4.7冷却系统的检测5.水温表故障的检测与诊断正常的水温表,在打开点火开关后,指针应从100℃向40℃方向偏转,然后逐渐指示正确水温。当打开点火开关.仪表板上的其余仪表正常,水温表如果不动.可能有两种情况.一是水温表坏,二是水温传感器坏。用旋具将水温传感器接线柱与机件短路:若水温表指针从100℃向40℃转动,说明水温表正常、传感器有故障。如水温表指针仍然不动、说明水温表本身有故障。6.散热器水管堵塞的检查散热器水管因杂质、油污、积垢多而堵塞时,就会因冷却水循环受阻而使水温过高。检查的方法是:打开散热器加水口盖,使上水室的水位低于加水口10mm左右,然后起动发动机,先以怠速运转,注意观察水流和水位,随后使发动机转速提高到1200r/min左右,仔细观察转速提高时的水位变化:如果比怠速时水位升高,甚至冷却水溢出加水口.说明管道堵塞;如果比怠速时水位略低,然后又随着发动机转速的稳定,水位相对保持不变,则表示散热器畅通,水管无堵塞。⑴冷却系检测与诊断的目的主要是查明系统中存在的故障,常用的方法有外观检查、气缸密封性检查、水泵性能检查、散热器水管堵塞检查、节温器性能检查及水温表故障检查等。⑵如何检测水泵和节温器的好坏?一、发动机异响的性质和特征1.发动机异响的性质机械噪声:配合体间隙增大,冲击振动燃烧噪声:作功时快速燃烧空气动力噪声:气流振动电磁噪声:磁场变化引起振动摩擦噪声:摩擦而引起振动,带轮2.异响的特征⑴振动频率⑵振幅⑶相位3.异响的诊断因素:⑴转速:转速高异响增加⑵温度:温度升高,膨胀,间隙小⑶负荷:负荷大,力大,响声加重,断火判断⑷间隙:间隙大,响声大⑸油膜:薄,响声大⑹诊断部位:二、发动机异响诊断仪异响诊断常用仪器有两种类型:便携式异响诊断仪和带相位选择的示波器显示异响诊断仪。许多发动机综合检测仪具有发动机异响诊断的功能。3.8发动机异响诊断当压电材料受到外力作用时,不仅其几何尺寸发生变化,而且内部极化,表面上有电荷出现,形成电场;当外力去掉时,其又恢复到原来状态.这种现象称为压电效应。当加速度计受到振动时,质量块随之振动,同时会有一个因振动而产生的惯性力作用于压电材料片上,其惯性力F(N)的大小与振动加速度(m/s2)与质量块的质量m(kg)有关。即:作用于压电材料片上的惯性力使表面产生电荷。在表面所积聚的电荷量与惯性力成正比,即:式中-电荷量(C);-惯性力(N);-压电常数(C/N)。传感器中由两片压电材料(如石英晶体或锆钛酸铅压电陶瓷)组成。压电材料片上置一铜制质量块,并用片簧对质量块预加负荷。整个组件装于金属壳内,壳体和中心引出端为二输出端。传感器结构一定时,D和m均为常数,因此电荷量与振动加速度成正比。显然,对于振动加速度来说,其大小、方向是周期性变化的,因此电荷量也是周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