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健康讲座.doc
上传人:sy****28 上传时间:2024-09-13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26KB 金币:16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职业健康讲座.doc

职业健康讲座.doc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1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6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职业健康主讲内容职业卫生现状职业危害因素与职业病职业病的前期预防劳动过程中职业病的防护第一讲我国职业卫生现状我国的职业病形势到底有多严峻?卫生部最新发布的数据给出了部分答案:截至2009年底,全国累计报告职业病722730例,新发各类职业病18128例,其中尘肺病仍是我国最严重的职业病,2009年共报告新病例14495例。由于职业病具有迟发性隐匿性迟发性和隐匿性迟发性隐匿性的特点,我国职业病在今后一段时期内仍将呈现高发态势。近期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近期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安全生十二五”规划》首次将职业健康职业健康列入产“十二五”规划》首次将职业健康列入安全生产的重点行业领域之一。安全生产的重点行业领域之一。《国家职业病防治规划(2009-2015年)》明确目标目标:目标存在职业病危害的单位负责人、劳动者职业卫生培训率达90%存在职业病危害的单位负责人、劳动者职业卫生培训率达90%以上90用人单位职业病危害项目申报率达到80以上;80%用人单位职业病危害项目申报率达到80%以上;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告知率和警示标识设置率达90以上;90%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告知率和警示标识设置率达90%以上;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监测率达到70以上;70%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监测率达到70%以上;主要危害因素监测合格率达到80%以上;主要危害因素监测合格率达到80%以上;80可能产生职业病危害的建设项目预评价率达到60以上;60%可能产生职业病危害的建设项目预评价率达到60%以上;控制效果评价率达到65以上;65%控制效果评价率达到65%以上;从事职业病危害作业劳动者的职业健康体检率达到60以上;60%从事职业病危害作业劳动者的职业健康体检率达到60%以上;接触放射线工作人员个人剂量监测率达到85以上;85%接触放射线工作人员个人剂量监测率达到85%以上;全国职业病防治监督覆盖率比2008年提高20%以上;全国职业病防治监督覆盖率比2008年提高20%以上;2008年提高20严重职业病危害案件查处率要达到100100%;严重职业病危害案件查处率要达到100%;工伤保险覆盖率达到90以上。90%工伤保险覆盖率达到90%以上。第二讲职业危害因素与职业病职业性危害因素和种类职业病的概念及其分类职业性危害因素和种类(一)职业性危害因素的来源按职业性危害因素的来源分,包括:按职业性危害因素的来源分,包括:来源于原料、中间产物、产品、(1)生产工艺过程(1)生产工艺过程,来源于原料、中间产物、产品、机器设备的工业毒物、粉尘、噪声、振动、高温、机器设备的工业毒物、粉尘、噪声、振动、高温、电离辐射及非电离辐射、污染性因素等职业性危害因素,及非电离辐射、污染性因素等职业性危害因素,均与生产过程有关。程有关。(2)劳动过程作业时间过长、作业强度过大、(2)劳动过程,作业时间过长、作业强度过大、劳动制度与劳动组织不合理、长时间强迫体位劳动、制度与劳动组织不合理、长时间强迫体位劳动、个别器官和系统的过度紧张,均可造成对劳动者健康的损害。系统的过度紧张,均可造成对劳动者健康的损害。(3)作业环境(3)作业环境,主要是指与一般环境因素有关者如露天作业的不良气象条件、厂房狭小、车间位置不合理、天作业的不良气象条件、厂房狭小、车间位置不合理、照明不良等。不良等。(二)职业性危害因素的分类按职业性危害因素的性质分,包括:按职业性危害因素的性质分,包括:1、环境因素、(1)物理因素,是生产环境的主要构成要素。不良的物物理因素,物理因素是生产环境的主要构成要素。理因素,或异常的气象条件如高温。低温、噪声、振动、理因素,或异常的气象条件如高温。低温、噪声、振动、高低气压、可见光、低气压、非电离辐射(可见光、紫外线、红外线、射频辐射可见光紫外线、红外线、、激光等)与电离辐射(如X射线、γ射线等,这些都可以对激光等与电离辐射如射线、射线)等射线射线人产生伤害。人产生伤害。(2)化学因素,生产过程中使用和接触到的原料、中间化学因素,生产过程中使用和接触到的原料、化学因素产品、成品及这些物质在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气、废水和废产品、成品及这些物质在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气、渣等都会对人体产生伤害,也称为工业毒物。毒物以粉尘、渣等都会对人体产生伤害,也称为工业毒物。毒物以粉尘、烟尘、雾气、烟尘、雾气、蒸汽或气作的形态遍布于生产作业场所的不同地点和空间,地点和空间,接触毒物可对人产生刺激或使人产生过敏反应还可能引起中毒。,还可能引起中毒。(3)生物因素,生产过程中使用的原料、辅料及在作业生物因素,生产过程中使用的原料、生物因素环境中都可存在某些致病微生物和寄生虫,如炭疽杆菌、霉环境中都可存在某些致病微生物和寄生虫,如炭疽杆菌、布氏杆菌、森林脑炎病毒和真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