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计综合评价学习教案.ppt
上传人:王子****青蛙 上传时间:2024-09-12 格式:PPT 页数:56 大小:2.6M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统计综合评价学习教案.ppt

统计综合评价学习教案.ppt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46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会计学第十一章统计(tǒngjì)综合评价11.1统计综合(zōnghé)评价概述11.1.1统计综合评价(píngjià)的概念11.1.2综合评价(píngjià)的特点11.1.3统计综合(zōnghé)评价的一般程序11.1.4综合(zōnghé)评价的局限性11.2综合(zōnghé)评价过程11.2.1.1评价(píngjià)指标的选择原则选择评价指标的方法有两种:定性方法和定量方法。1、定性方法常用的定性方法有:综合法和分析法。综合法是指通过研讨会或征询专家(zhuānjiā)意见的方式,集中专家(zhuānjiā)们的意见,以确定评价指标。这种方法是借助专家(zhuānjiā)的智力优势和经验以选择评价指标的。根据专家(zhuānjiā)意见的集中和分散情况,可以采取一次或多次的形式选择确定。分析法是将评价的对象划分为若干各组成部分或不同的侧面,明确各个部分或侧面所要评价问题的内涵和外延,在此基础上,对每一侧面分别选用一个或若干个指标以反映评价对象的特征。2、定量方法常用的定量方法有:试算法、聚类分析法和主成分分析法等几种。第一种方法:试算法是通过历史资料的试算来判断指标的有效性。例如(lìrú),要评价全国各地区2005年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绩效,可以2003年和2004年的数据进行试算,通过试算结果判断所选指标的合适性,然后对相关指标进行科学比较,把那些代表性强的指标纳入指标体系的构建之中,然后反复修正指标体系直至满意为止。2、定量方法第二种方法:聚类分析法聚类分析在选择指标方面的基本思路是:如果有若干个指标,首先将每一个指标看成一类,然后根据指标间的相似程度,通过比较类间距离进行并类。每次将距离最近的两类加以合并,余下N-1类。再选择这N-1类中距离最近的两类加以合并,余下N-2类。依次类推。这样,每合并一次,就减少一类,继续这一过程,直至将所有指标合并成为一类为止,形成由小到大的分类系统,即谱系。最后(zuìhòu)整个分类结果画在一张图上,称为聚类图或谱系图,以此直观地反映各指标间的亲疏关系。第二种方法:聚类分析法聚类分析法的具体实施步骤:①选择度量指标间相似程度的方法。常用的方法是相关系数法。各指标两两之间都可以计算相关系数,从而形成一个相关系数矩阵。②选择度量指标类间距离的方法。常用的方法有最长距离法、最短距离法、重心法、类平均法、离差平方和法。由于一般利用相关系数表示指标(类)间的相似程度,所以多采用相关系数量大法进行聚类。③根据聚类结果绘制聚类图。根据聚类结果确定指标体系,必须以相关程度作为划分标准。至于分类时用的阈值为多少,要视对指标的简约性要求(yāoqiú)不同而定。若对指标体系的简约性要求(yāoqiú)不高,可选择较高的相关系数作为阈值,反之亦然。④根据最后划分的类别确定指标体系。由于同一类中指标的相似程度相高,即信息重复较多,可以选择其中之一作为代表,从而达到简化指标的目的。[例11-1]假定我们初步(chūbù)选择了某事物各个不同侧面特征的指标共8个,记为。已知各指标之间的相关系数矩阵见表11-1。第一步,在矩阵中找到相关系数最大的两个指标,由知,相似程度最高,故聚为一类(yīlèi)。留下为代表,将有关X3的信息从表11-1中去掉,即划掉第三行、第三列。由此得到新的相关矩阵(见表11-2)。第二步,从表12.1.2中找出最大的相关系数为,故与聚为一类,留下作为这一类的代表(dàibiǎo),从表11-2中去掉的有关信息形成新的相关系数矩阵(见表11-3)。第三步,表11-3中最大的相关系数为,所以与聚成一类,由于已与聚成一类了,所以该步实际上是将聚为一类。重复(chóngfù)这一过程,直至将所有指标聚为一类为止。由于有8个指标,所以需要七步(第四步至第七步聚类过程从略)。最终形成聚类图(谱系图)如图1-1所示。第三种方法:主成分分析法主成分分析就是设法将原来众多的具有一定相关性的指标(比如p个指标),重新组合成一组新的相互无关的综合指标来代替原来的指标。主成分分析计算步骤如下(rúxià):①由已知的原始数据矩阵计算样本均值向量(11-1)其中②计算样本协方差矩阵(11-2)其中③把原始数据标准化,即记。(11-3)形成样本相关矩阵;(11-4)④求的特征根及相应(xiāngyīng)的标准正交化的特征向量,可得主成分为。(11-5)[例如11-2]电子工业部所属(suǒshǔ)的15个工厂某年份的经济效益数据如下表11-4。其中:—资金利税率(%);—固定资产利税率(%);—流动资金利税率(%);—全员利税率(%);—成本利税率(%);—流动资金周转天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