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省水利“十五”计划和 2010年发展规划.doc
上传人:qw****27 上传时间:2024-09-11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109KB 金币:15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青海省水利“十五”计划和 2010年发展规划.doc

青海省水利“十五”计划和2010年发展规划.doc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1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5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青海省水利“十五”计划和2010年发展规划2010-06-2415:12:49一、省情水情及其特点我省位于祖国西部,青藏高原的东北部。全省按照流域分为黄河流域、内陆河、长江。澜沧江四个流域;按照行政分为六州一地一市,分别是黄南州、海南州、玉树州、果洛州、海西州、海北州,海东地区,西宁市;按照水利行业习惯分为东部干旱地区、青南地区、柴达木盆地、环湖地区、祁连山区,东部干旱地区包括湟水流域、大通河流域门源县以下和黄河流域贵德县以下地区,青南地区包括长江、澜沧江流域全部和黄河流域贵德县以上地区,又称三江源区。我省省情是土地大省、人口小省,是资源富省、经济究省。人口少,人口分布极不均匀。2000年底,全省总人口518万人,平均每平方公里仅有7.2人,远低于全国水平。而溪水流域(不包括支流大通河流域,下同)面积仅有1.612万k㎡,2000年底流域总人口273.7万人,占全省人口的52.8%,平均每平方公里17O人,是全国平均水平的1.32倍。人口主要分布东部干旱山区。面积大,适合生存的地方少。全省土地面积72.12万k㎡,是全国土地面积较大的省份之一。全省平均海拔3000m以上,其中54%以上的地区海拔在4000m以上,气候寒冷、干旱少雨,自然灾害频繁。特别是东部干旱山区和南部的玉树、果洛两个藏族自治州是国内生存环境最差的地区之一。全省耕地面积1017万亩中,水浇地面积仅有372万亩,旱地面积645万亩,旱地中旱梯田275万亩,25度以上坡耕地面积49.5万亩,15——25度坡耕地面积149.1万亩,15度以下的坡耕地面积171.4万亩。旱地约有80%分布在河汉谷地。经济总量小、实力弱。据200O年青海省统计公报,全年完成国内生产总值263亿元,全省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154亿元,仅相当于我国沿海地区一个中上程度县的水平。地方财力不足,财政人不敷出,是典型的“吃饭型”财政,财政进行宏观调控、支援经济建设能力很弱。2000年全省全年财政一般预算收人29亿元,一般预算支出55.74亿元,其中:生产性支出14.05亿元,非生产性支出31.95亿元,社会保障支出5.71亿元。而且,各州县财政收支矛盾日益突出,绝大部分的州县都要靠财政补贴。全省有14个国定贫困县,38个省定贫困乡,截止2O00年底全省仍有51万人未能脱贫。水资源量大,能利用的小。全省水资源总量为636.4亿立方米,居全国第16位,人均水资源量1.25万立方米,为全国人均占有量的5倍多,其中黄河在青海境内的多年平均径流量为209.8亿立方米,长江为180.6亿立方米,澜沧江为110亿立方米,内陆河为136亿立方米,称得上是水资源大省,但由于特殊的自然地理和气候条件,省内水资源区域分布与人口、耕地、矿产等资源分布不相匹配。青南地区,水资源量占全省的63%,人口仅占全省的12%,为全省富水区;东部干旱地区及柴达木盆地,水资源量占全省的12.3%,人口却占全省的75%,为全省的贫水区;祁连山地区及环青海湖地区,水资源量占全省的24.7%,人口约占全省13%,为全省的中水区。在开发利用方面,由于黄河干流大多处在高山峡谷,是水能资源的“富矿”所在,但在灌溉及人畜饮水等方面黄河水的利用率不到3%;柴达木盆地河流众多,由于缺乏工程措施,水资源利用率也只有9%;青南地区水资源基本没有利用;作为全省重要经济发展带的汉水流域,人口、耕地、国内生产总值都占全省总量的50%以上,而水资源量仅占全省的3.3%,流域内人均水资源量只有733立方米,亩均耕地占有量为472立方米,分别是全国平均水平的1/3和1/4,现状水资源利用率已高达60%(P=75%),缺水3.94亿立方米,预计到2020年缺水将达到10.71亿立方米。这种独有的水情特点,使我省水资源供需矛盾日益尖锐,形成了春天抗旱、夏秋防汛、冬天抗雪灾的恶性循环,四季与水争斗。特别是东部干旱山区,穷在水上,苦在水上。二、现状及形势(一)建国50年水利建设成就解放前,我省水利几乎是一片空白,水浇地面积仅有74万亩,只有一座装机320kw的小水电站,没有一座水库。经过50年的建设,我省水利工作成效显著,截止2000年底,累计投人水利建设资金47.95亿元,兴建各类水利工程700O多项,基本形成了黄河河谷动力提灌区、湟水流域自流农灌区、柴达木盆地绿洲农业灌溉区和环湖草原管道供水区等4个水利网区。蓄、引、提水工程年供水能力近27亿立方米。建成水库145座,总库容5.4亿立方米,涝池669座、总库容1415万立方米,全省农灌干支渠达3154条、长11221km,建成供水管道2062条、长10932km,兴修小型水电站146处、299台,装机总容量21万kw,在重点河流兴修堤防240km。全省农田灌溉面积达到372万亩,草原有效灌溉面积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