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班语言教案:大熊山.docx
上传人:音景****ka 上传时间:2024-09-14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17K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小班语言教案:大熊山.docx

小班语言教案:大熊山.docx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2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小班语言教案:大熊山小班语言教案:大熊山作为一位兢兢业业的人民教师,就不得不需要编写教案,教案是备课向课堂教学转化的关节点。那么你有了解过教案吗?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小班语言教案:大熊山,欢迎大家分享。小班语言教案:大熊山1活动目标:1、感知音阶上行和低沉的音乐旋律,并与动物的音乐形象匹配。2、乐意跟随音乐的节奏模仿熊的动作跳舞。活动准备:音乐背景一张、音高上行的音乐一段、低沉的音乐各一段。活动过程:一、故事引入——看见什么?小老鼠看到高高的山坡上有1团咖啡色的东西,这1个咖啡色的东西会是什么?二、情景想象——它变大了1、小老鼠决定上去看看,但是这座山好高,得翻过一个个山坡,小老鼠说我有一段帮助我爬山的音乐,我们一起来听听。教师做翻山的动作。(第一遍倾听音乐,感受音高上行的音乐)1)、小老鼠它最后会爬到高高的山坡吗?2)、小老鼠说:‘我的音乐里加油秘密哦,它一会提醒我爬山,一会提醒我给自己鼓劲加油哦。你再来听听,你可以用你的`小手来表示(再次完整欣赏)3)、你听到了小老鼠给自己加油、鼓劲的音乐了吗?分段欣赏(4个爬音)我们也来试试,坐在位置上练习。4)、再次欣赏音乐。我们一起练习一下,会了以后小老鼠要邀请我们一起去爬山。提醒有重重的音时,小老鼠会坐一下、大喘一口气、给自己加油一下。2、小老鼠邀请我们一起去看看。小老鼠想邀请小1班的朋友一起去爬山看看。出发前小老鼠要提醒大家,山坡有点陡,千万别挤在一起,累了我们也要给自己加油一下哦。幼儿听上行音阶做动作。三、感受表现——它是谁1、到了山顶了,我们先坐下来,你们觉得这个东西变得怎么样了?你可以用动作来表示吗?2、它还有呼噜呼噜的声音,这下你觉得它是谁了吗?1)、欣赏音乐2,感受低沉、缓慢的音乐形象这下你们觉得它是谁了?2)、听音乐,学一学大熊睡觉时的样子四、模仿游戏——石头熊1、叫醒熊:大熊、大熊醒来吧!我们喜欢你!2、跟大熊一起跳舞1)、我们一起变成大熊来跳舞,你觉得大熊会怎么跳舞?请个别幼儿试试。2)、随着音乐节奏形象模仿熊的动作舞蹈,当音乐停止时,立即停下来,音乐响起,再次舞蹈。3、游戏反复进行小班语言教案:大熊山2活动目标:1.能根据已有经验,随着画面中的局部变化进行猜测并表达。2.喜欢参与活动,体验活动的情趣。活动准备:1、可以操作、变化的“大熊山”背景图一幅2、小老鼠、大熊剪影活动过程:(一)出示老鼠,引发兴趣(教师取出侧面小老鼠问幼儿)提问:这是谁?你觉得这是一只怎样的老鼠?(二)幼儿经验与故事情节互动1、演示活动教具(出现小部分“熊”),引发猜测关键性提问:“可爱的、快乐地小老鼠来到草地上,玩着玩着,咦——小老鼠在草地上看到了什么?”2、追问,幼儿联系生活经验“哦,如果你的眼前也出现了那么有趣的'东西,你会怎样?”3、演示活动教具(将大熊的身体拉上来一点),继续引发想象关键性提问:你们喜欢探险,真勇敢。小老鼠和你们一样,也想过去看看。走着走着,小老鼠发现它看到的东西变了,变得大一点了,变成了——?(幼儿想象)4、预设提问:如果是××,小老鼠可能会怎么做?(说什么?)5、演示教具(将大熊的身体逐渐显露出来),师:小老鼠又走近些,结果发现它看见的是——(一只熊)6、互动交流:没有想到吧,小老鼠刚才看到的是熊身体的哪一部分?熊背拱起来的时候是什么样的?(可以模仿)师:(很小声地)嘘,这只熊正在做什么?(正在睡觉)你从哪里看出来的?7、引发幼儿根据进一步联想:师:小老鼠发现草地上睡着熊,它会怎么做呢?(逃走/它爬上去睡在熊身上/它会绕过去,从熊身边走开。)8、师续讲故事最后部分:大熊呼噜呼噜打着响响的呼噜,小老鼠呼噜呼噜打着轻轻的呼噜,两个动物相互依偎着,甜甜地睡着了。(三)完整欣赏故事《大熊山》1、完整欣赏前向幼儿提出:一边听一边给故事想个名字2、鼓励幼儿的表现。——自然结束。小班语言教案:大熊山3活动背景《大熊山》是主题“熊的故事”中提供的一个故事,讲述的内容是:一只老鼠在远处发现一座山,就想过去看看,当它越走越近时才发现自己看见的“山”原来是只大熊。《大熊山》的故事很短,内容比较简单,但是却把“近大远小”的原理以一种有趣易懂的方式生动地呈现出来。教材中提供了四幅图片,并附有简短的文字解说。但对教材和这一故事进行分析和思考后,我觉得这个故事并不像我最初想象的那么简单,这个看似简单的故事里面蕴藏着值得挖掘的内涵。比如,可以在原故事的基础上改进其中的问题,尽可能多方面展现本班幼儿的生活经验,帮助幼儿更好地感受“近大远小”的现象,提高集体学习活动的效果。因此我对原图片进行了两点修改:1.把教材中的四幅图合成一幅图,并且可以操作,以便让幼儿更好地感受小老鼠在走近熊的过程中不同的视觉变化,从而更好地体现目标。2.把教材上熊和鼠的颜色分别换成白和黑。目的是在故事的角色身上做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