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班故事教案:大熊山.docx
上传人:一吃****书竹 上传时间:2024-09-14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19K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小班故事教案:大熊山.docx

小班故事教案:大熊山.docx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5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小班故事教案:大熊山小班故事教案:大熊山作为一位杰出的教职工,通常需要用到教案来辅助教学,教案是备课向课堂教学转化的关节点。怎样写教案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小班故事教案:大熊山,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小班故事教案:大熊山1活动目标:1.有兴趣地倾听形象鲜明的音乐,试着在音乐的情境中用动作表现大和小。2.感受与熊一同游戏的快乐。3.教育幼儿养成做事认真,不马虎的好习惯。4.培养幼儿有礼貌、爱劳动的品质。活动准备:1.经验准备:主题背景:"熊的.故事"。对部分较常见的动物已有些初浅的了解。2.材料准备和环境创设:音乐三段:音乐1--力度渐强,音高上行,表现"变大"的音乐。音乐2--低沉、缓慢,表现熊睡觉的音乐。音乐3--熊的游戏("洋娃娃和小熊跳舞")。多媒体课件。有一位教师扮演熊。活动过程:一、故事引入--看见什么u出示蚂蚁、森林背景,想想讲讲:"这团咖啡色的东西会是什么?"(引发幼儿大胆想象。)二、情景想象--它变大了u幼儿随"蚂蚁"一起向前爬去,随后出现力度渐强,音高上行,表现"变大"的音乐。u倾听想象:"它变得怎样了?"。(鼓励幼儿用身体动作表现"变大"的过程)三、感受表现--它是谁u引导观察媒体画面,想象讨论:"它是谁?"u感受低沉、缓慢、表现熊睡觉的音乐,讨论:"谁在睡觉?"(幼儿想象大大的动物睡觉时的动作姿态,自由地随音乐用肢体表现。)四、情感交流--大熊醒来吧u出现"熊",鼓励幼儿用语言唤醒熊。u熊的游戏:幼儿与熊一起随着音乐的节拍快乐地舞蹈,当音乐停止时,幼儿立即扮"石头人",音乐响起,幼儿与熊再次舞蹈。音乐不规则地停顿,游戏反复进行。活动反思:音乐活动《大熊山》节奏性较强,根据故事情节发挥幼儿想象力,让孩子在游戏中锻炼语言的表达能力。孩子们都喜欢玩游戏,音乐游戏不仅给孩子们提供了情节,而且充满了趣味性,并且给了孩子音乐的享受。《幼儿教育指导纲要》中指出:培养幼儿喜欢艺术活动,并能大胆地表现自己的情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进行艺术表现活动。让幼儿在音乐游戏中彼此建立友谊,可以在提高幼儿模仿动作的同时,使幼儿体验到集体游戏的快乐。小班故事教案:大熊山2活动目标1、能比较物品的大和小。2、初步体验一一对应的关系。3、感受游戏的快乐。4、能大胆、清楚地表达自己的见解,体验成功的快乐。5、发展幼儿的观察、分析能力、动手能力。教学重点、难点重点:比较物品的大和小。难点:一一对应。活动准备1、课件。2、大熊和小熊图片、大和小的苹果图片每位幼儿一份。活动过程一、比较物品,说出大和小。1、教师出示课件“熊、蛋糕、西瓜、菠萝、草莓、皮球、房子”孩子指出大和小。2、按照物品的大小和相应的熊进行一一对应。二、游戏:听口令,做动作。1、用身体动作来表示大和小。教师说:“大”。小朋友做表示“大”的动作。教师说“小”。小朋友做表示“小”的动作。2、听口令,举苹果。每位宝宝手上有几个苹果?是什么样的苹果呢?教师说:“大苹果”。小朋友就把大苹果举起来。教师说:“小苹果”。小朋友就把小苹果举起来。三、游戏:送苹果。每位宝宝把大苹果送给大熊,小苹果送给小熊,并能边送边说:“大熊:我请你吃大苹果。”“小熊:我请你吃小苹果。”并和大熊和小熊拥抱、唱生日歌。四、延伸部分请孩子们分辨大、中、小熊和物品。教学反思通过本次活动,孩子们理解了大和小,并能积极举手发言,课堂气氛很活跃,对本节课所选的课件也很感兴趣,因为我选择了漂亮、鲜艳的西瓜、菠萝等物品让孩子们分辨大和小,这些都是孩子们日常生活中经常接触到的'东西。所以兴趣很高。如果让我以后再从新上这节课,我会利用实物让孩子区分大和小,这样会更形象、具体。课后,我园进行了评课,大部分老师都说这节课上的很成功,课件精致,课堂气氛融洽,很适合小班孩子的年龄特点等等。使我更感到我所有的付出没有白费,以后要更加努力才好。小班故事教案:大熊山3活动目标1.感受物体远近变化带来的不同视觉感受并进行想象,体验故事里动物友爱的美好情感。2.安静欣赏,积极地用清楚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想法。3.通过阅读小图、上下图的对比观察,了解故事的情节,通过一组图片排序,了解故事情节的发生和发展,培养细致观察和较完整表述能力。4.喜欢并尝试创编故事大熊山的结尾,并乐意和同伴一起学编。活动准备可以操作、变化的“大熊山”背景图一幅、一只黑色的小的剪影。(见附图)活动过程(一)幼儿经验与故事情节互动关键问题一:(取出剪好的一只黑色的侧面小问幼儿)这是谁?你觉得这是一只怎样的?幼:这是一只很开心的。/这是一只正在跑的。/这是一只只有一只眼晴的。/这只的尾巴很奇怪,是这样的。(幼儿用手比划)/这只是黑色的。分析:从幼儿的回答中可以发现,他们对这只特别改进过的观察得非常仔细,分别就的表情、肢体动作、身体、脸的朝向、毛色等方面表达了自己的感受。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