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课课堂练习题.doc
上传人:sy****28 上传时间:2024-09-15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1.3MB 金币:16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第20课课堂练习题.doc

第20课课堂练习题.doc

预览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16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第20课课堂练习题选择题1.北魏孝文帝改革促进了杜会发展,主要表现在A.打击了隋朝的残暴统治B.加快了北方民族融合的步伐C.奠定了中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的基础D.结束了南北长期分裂的局面2.《爱我中华》歌唱道:“五十六个民族,五十六朵花,五十六个兄弟姐妹是一家……”北魏时,孝文帝改革促进了民族大融合,其主要措施是A.实行“三长制”B.严惩贪污受贿C.实行“均田制”D.迁都洛阳、学汉语、通汉婚、改汉姓3.尊老爱幼、崇尚忠孝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下列把“以孝治国,提倡尊老、养老”作为重要改革措施的少数民族首领是A.呼韩邪单于B.北魏孝文帝C.辽太祖阿保机D.金太祖阿骨打4.商鞅变法和北魏孝文帝教革均能获得成功的根本原因A.顺应了当时历史发展的趋势B.符合当时统治阶级的利益C.得到了最高统治者的支持D.代表广大人民的利益5.我国老百姓的主食一般呈现出“北麦南稻”的格局,但在魏晋南北朝时期,南方老百姓的餐桌上除了常见的稻米饭外,还有面食、粟米饭等北方食品,出现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A.南方人口增多B.南方商品经济的发展C.面食的营养价值更高D.人口南迁和民族融合的影响6.小明在查资料时发现有一个中国古代少数民族皇帝把自己的姓名改为元宏,你认为这一历史现象出现于A.三国时期B.两晋时期C.南北朝时期D.元朝时期7.北魏孝文帝在统一黄河流域以后,采取措施革除落后的“胡风国俗”,接受先进的汉文化,促进了民族的融合,其措施有①在朝廷中使用汉语②采用汉族的官制、律令③学习汉族的礼法、尊崇孔子,以孝治国④迁都长安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8.南宋时“今世之服,大抵皆胡服”的现象,是民族融合的具体表现。下列事件对民族融合的加强有促进作用的是A.商鞅变法B.靖康之变C.王安石变法D.孝文帝改革9.关于北魏孝文帝改革的影响,表述正确的是A.实现了黄河流域的统一B.为统一全国作好了准备C.促进了民族融合D.抑制了佛教发展10.下列改革中,直接起到了促进民族融合作用的是A.管仲改革B.吴起变法C.商鞅变法D.北魏孝文帝改革11.下列各项不属于北魏孝文帝加快民族融合步伐,学习汉族先进文化措施的是A.将都城从平城迁到洛阳B.要求鲜卑人穿汉服.用汉姓.学汉语C.提倡鲜卑人与汉人通婚D.推行茶文化,提倡以茶会友12.如右图,公元五世纪末北魏孝文帝力排众议,迁都于二.非选择题材料一:(魏主下诏)……不得以北俗之语言于朝廷,若有违者,免所居官。──引自《魏书》材料二:鲜卑姓氏改为汉姓鲜卑姓拓跋拔拔步六狐贺赖独狐汉姓元长孙陆贺刘(1)根据以上材料提供的信息,你认为魏主是指谁?(3分)他提出的改革的目的是什么?(3分)(2)结合所学知识请你谈谈魏主的改革在当时的作用和影响?(2分)(3)穿越时空隧道,你来到了北魏时期,亲历了北魏孝文帝改革的前后情况,试举两例说明孝文帝改革前后北魏的变化。(4)历史上各民族之间关系的主流是什么?由史及今,我们应该树立什么样的民族意识?(友好往来、和睦相处。坚持民族团结、平等和共同发展繁荣的原则。)三.探究题改革是社会发展的强大动力。改革开放30年以来,中国的经济建设取得了辉煌的成就,人们的生活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中国正一步步向世界强国迈进。请你结合商鞅变法和北魏孝文帝改革的相关史实探究以下问题。(1)北魏孝文帝改革的内容中有关思想文化方面的重要措施是什么?(2分)这场改革有何进步意义?(2分)(2)商鞅变法中有关废除奴隶主贵族特权的内容是哪一项?(1分)商鞅变法和北魏孝文帝改革对当今社会有何现实意义?(2分)[参考答案](1)相关内容:迁都洛阳;革除鲜卑旧俗,接受汉族先进文化。(各1分)意义:有利于北方经济的恢复和发展,促进了北方各族社会的进步,加快了北方民族大融合的进程。(2分)(2)奖励耕战。(1分)改革应顺应时代潮流,与时俱进,不怕困难,勇于创新。(2分)(言之有理即可给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