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学习目标一、土壤磷状况与磷肥的分配土壤有效氮(碱解氮)与有效磷的比例,大于4时,土壤处于氮多磷少的状况下,施用磷肥多有较好的增产效果,比值越大,磷肥肥效越明显。有机质与有效磷含量有明显的正相关,有机质<1%时,有效磷含量<10ppm,有机质1-2%,有效磷10-20ppm,大体上每增加0.5%的有机质,可相应提高5ppm有效磷。磷的有效性以pH5.5-7.0的范围最大,低pH时Fe、Al影响,高pH、Ca、Mg影响。磷肥应优先分配于有效磷含量低的低产土壤上施用。豆科作物、豆科绿肥作物,糖用作物、纤维作物中的棉花,油料作物中的油菜,块根、块茎类作物以及瓜类,果树。桑树和茶树都需要较多的磷,施用磷肥有较好的肥效。禾谷类作物不及上述作物敏感。大田作物,一般规律是:冬季绿肥作物(包括豆科以及萝卜等油菜)>一般旱地豆科作物>大麦、小麦>早稻>晚稻水田土壤在由干变湿的过程中,土壤有效磷增加,原因是:①石灰性土壤CO2的积累,pH下降;②酸性土壤pH上升,Fe、Al磷酸盐水解;③有机离子与磷酸离子代换,磷的扩散增加;④Eh下降,难溶性的FePO4.2H2O变为易溶性的。凡在轮作中对磷吸收强的作物、油菜、萝卜菜、荞麦以及苕子、胡枝、毛蔓豆等豆科作物可分配难溶性磷肥;作物不同生育期大多情况下,幼苗期是磷素营养的临界期,因而采用水溶性磷肥或某些枸溶性磷肥作种肥和早期追肥,在后期需磷多的作物,可用水溶性磷肥作根外追肥,作物生长盛期,对磷的需要量增多,但这时根系发达,吸磷能力增强,一般可利用作为基肥施用的难溶性磷肥或枸溶性磷肥;施用原则是减少水溶性磷肥的固定,增加非水溶性磷的释放。磷肥品种的合理分配和施用磷肥品种作物品种生长期土壤类型难溶性磷肥吸磷能力强作基肥酸性土壤如荞麦、萝卜菜、油菜及豆科植物枸溶性磷肥吸磷能力较强多作基肥酸性土壤有效磷低的非酸性土壤水溶性磷肥吸磷能力较差苗期适于各种土壤对磷反应敏感生长前期中性或如甘薯、马铃薯根外追肥碱性土更好(一)相对集中施用从我国的农田养分状况来看,缺磷的土壤往往缺氮,根据最小养分律,任何一种限制因子不改善都会影响作物产量。一般来说谷类作物需氮较多,氮磷配合比例大致1:0.5左右,豆科作物在氮磷配合中应以磷为主,另还要注意和钾肥、有机肥及微量元素的配合施用。在中低肥力土壤上,N、P的配施比在高肥力土壤上显著。酸性土壤中适当增施石灰或微量元素肥料。总结:1.把磷肥优先施用在缺磷的土壤和喜磷的作物上在供磷水平低的土壤上,施用磷肥增产效果显著;在氮、磷供应水平均高的土壤上,施用磷肥增产效果不稳定;在氮、磷供应水平均低的土壤上,只有提高供氮水平,才有利于发挥施用磷肥的增产效果。作物种类不同,对磷肥反应的敏感性和吸收能力也不一样。在同一土壤上,凡对磷反应敏感的喜磷作物,如豆科作物(包括豆科绿肥)、糖料作物、油菜、玉米、番茄、甘薯、马铃薯以及瓜类、果树等,应优先分配磷肥。尤其是要优先施于绿肥作物上,叮起到“以磷增氮”的作用。2.早施、深施、集中施早施,是把磷肥做基肥和种肥早施,可促进根系下扎,提高作物根系对养分、水分的吸收能力。深施,就是将磷肥施到土壤中根系密集层,可增加肥料与根系的接触面积,利于根系对磷的吸收。将磷肥集中施用,可减少肥料和土壤的接触面积,减少磷的固定,提高磷肥利用率。3.与有机肥料混合施用水溶性磷肥与有机肥料混合后施用,可以减少磷肥与土壤接触,以减少水溶性磷肥的化学固定作用,充分发挥肥效。非水溶性磷肥与有机肥料混合堆沤后施用,有助于非水溶性磷肥的溶解转化,从而提高肥效。4.与其他肥料配合施用作物按一定比例吸收氮、磷、钾等各种养分,只有平衡施肥,才能充分发挥肥效。实践表明,只有在氮肥施用充足的土壤上,磷肥才能表现出良好的增产效果。在严重缺氮或缺钾的土壤上,磷肥的增产效果甚微。因此,为了提高磷肥的肥效,必须氮、磷、钾肥配合施用。(一)对水体的影响浙江海域出现的大面积赤潮浙江玉环海域发生条带状的赤潮浙江玉环坎门后沙原先黄绿色的海水变为灰褐色赤潮对渔业生产的影响(二)造成土壤中有害元素的可能积累1.来源:主要是原矿中镉、氟、铅等在磷肥的制造过程中所造成的。2.危害的例子镉(Cd):瑞典,土壤中Cd的年增加量为0.15%丹麦,土壤中Cd的年增加量为0.08%因Cd易被作物吸收积累,若长期在耕层土壤富集,这会通过食物链危害人畜。日本曾有因食用“镉米”造成骨痛病的报道。氟:过多(水>2mg/L),破坏人牙齿的珐琅质,使骨质硬化,骨骼发脆2、其他有害元素污染磷是植物生长发育不可缺少的营养元素之一。它对作物高产及保持品种的优良特性有明显的作用。因此,研究如何提高磷的利用率也是近年来学术领域的热点。课后练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