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结构化程序设计方法采取以下方法来保证得到结构化的程序:自顶向下;逐步细化;模块化设计;结构化编码。用这种方法逐步分解,直到作者认为可以直接将各小段表达为文字语句为止。这种方法就叫做“自顶向下,逐步细化”。自顶向下,逐步细化方法的优点:考虑周全,结构清晰,层次分明,作者容易写,读者容易看。如果发现某一部分中有一段内容不妥,需要修改,只需找出该部分修改有关段落即可,与其它部分无关。我们提倡用这种方法设计程序。这就是用工程的方法设计程序。模块设计的方法:模块化设计的思想实际上是一种“分而治之”的思想,把一个大任务分为若干个子任务,每一个子任务就相对简单了。在拿到一个程序模块以后,根据程序模块的功能将它划分为若干个子模块,如果这些子模块的规模还嫌大,还再可以划分为更小的模块。这个过程采用自顶向下方法来实现。子模块一般不超过50行。划分子模块时应注意模块的独立性,即:使一个模块完成一项功能,耦合性愈少愈好。自上而下的编程方法基本步骤(1)首先对你所面临的问题进行精确描述,即你遇到的到底是什么问题;(2)定义输入输出量,即分析我们的目的是什么和现有的条件;(3)设计算法,逐层分解,逐步求精,这是做事情的一个过程,大部分人做事出错就出在这个地方,懒得到逐层分解,逐步求精,总是妄想一步登天;(4)把算法转化为程序语言,这一步是踏踏实实做的过程,没有这一步你什么也做不成。(5)检测程序,我们做的东西是否正确,不正确检测错误。这一步是需要耐心的,不要怕错误,每一次检测都会让你提高。做事时,不要因一些错误而畏缩不前。软件生命周期由软件定义、软件开发和运行维护(也称为软件维护)3个时期组成。软件定义时期通常进一步划分成3个阶段,即问题定义、可行性研究和需求分析。开发时期通常由下述4个阶段组成:总体设计,详细设计,编码和单元测试,综合测试。其中前两个阶段又称为系统设计,后两个阶段又称为系统实现。维护时期的主要任务是使软件持久地满足用户的需要。通常对维护时期不再进一步划分阶段,但是每一次维护活动本质上都是一次压缩和简化了的定义和开发过程。软件生命周期每个阶段的基本任务。问题定义可行性研究3.需求分析总体设计详细设计编码和单元测试综合测试软件维护时期第2章可行性研究可行性研究的目的,就是用最小的代价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确定问题是否能够解决。标准:系统完成后所能带来的效益是否大到值得投资开发这个系统的程度。(资本回报)技术可行性技术风险分析技术解决方案的实用性使用的技术实用化程度技术解决方案合理程度技术资源的可用性参与人员的工作基础基础硬件/软件的可用性软件工具实用性用户操作可行性用户类型外行型熟练型专家型操作习惯使用单位的计算机使用情况使用单位的规章制度第3章需求分析通信录通信录通信录通信录第4章总体设计总体设计的基本目的就是回答“概括地说,系统应该如何实现?”这个问题,因此,总体设计又称为概要设计或初步设计。总体设计阶段的另一项重要任务是设计软件的结构,也就是要确定系统中每个程序是由哪些模块组成的,以及这些模块相互间的关系。典型的总体设计过程包括下述9个步骤:设想供选择的方案选取合理的方案推荐最佳方案功能分解5.设计软件结构6.设计数据库7.制定测试计划8.书写文档(系统说明、用户手册、测试计划、详细的实现计划、数据库设计结果)9.审查和复审过程、函数、子程序和宏等,都可作为模块。模块化就是把程序划分成独立命名且可独立访问的模块,每个模块完成一个子功能,把这些模块集成起来构成一个整体,可以完成指定的功能满足用户的需求。采用模块化原理可以使软件结构清晰,能够提高软件的可靠性和可修改性,也有助于软件开发工程的组织管理。信息隐藏原理指出:应该这样设计和确定模块,使得一个模块内包含的信息(过程和数据)对于不需要这些信息的模块来说,是不能访问的。局部化有助于实现信息隐藏,隐藏的不是有关模块的一切信息,而是模块的实现细节。开发具有独立功能而且和其他模块之间没有过多的相互作用的模块,就可以做到模块独立。换句话说,希望这样设计软件结构,使得每个模块完成一个相对独立的特定子功能,并且和其他模块之间的关系很简单。模块的独立性很重要,有两条理由:第一,有效的模块化(即具有独立的模块)的软件比较容易开发出来。第二,独立的模块比较容易测试和维护。总之,模块独立是好设计的关键,而设计又是决定软件质量的关键环节。通信录的模块结构图通信录通信录通信录的模块结构图4.3.1层次图层次图用来描绘软件的层次结构。层次图中的一个矩形框代表一个模块,方框间的连线表示调用关系。第5章详细设计结构程序设计的概念最早由E.W.Dijkstra提出。1966年Bo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