痢疾医学知识专题讲座培训课件.ppt
上传人:13****54 上传时间:2024-09-10 格式:PPT 页数:65 大小:181K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痢疾医学知识专题讲座培训课件.ppt

痢疾医学知识专题讲座培训课件.ppt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55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痢疾医学知识专题讲座本节内容为2个课时。教学目的:了解痢疾的概念、传染性和流行情况;了解痢疾的预防和转归;熟悉痢疾的病因病机;掌握痢疾的诊断、鉴别诊断和辨证要点;掌握痢疾各证候的辨证论治和疫毒痢的救治措施。教学内容:痢疾的概述(包括其定义、病名、历史沿革、范围)、证候特征、病因病机、诊断、鉴别诊断、辨证论治、其他疗法、转归预后、预防与调摄等。教学重点:掌握痢疾的病因病机、诊断、鉴别诊断、辨证论治及疫毒痢的救措施。一、概述概述《诸病源候论·痢病候》将痢疾分为赤白痢、脓血痢、冷热痢、休息痢等21种痢病候。病机方面强调“热毒致病”:“痢由脾弱肠虚,……肠虚不复,故赤白连滞,……血痢者,热毒折于血,入大肠故也。”张仲景将泄泻与痢疾统称为“下利”,制定为有名的白头翁汤与桃花汤。湿热痢:白头翁汤;虚寒久痢:桃花汤。痢疾病名首见于宋·严用和《济生方·痢疾论治》,云:“今之所谓痢疾者,古所谓滞下是也”。金元时代已认识到本病具有流行性,传染性,称为“时疫痢”,如《丹溪心法》曰:“时疫作痢,一方一家之内,上下传染相似”。明清时期对痢疾的认识更趋深入,进一步阐发了痢疾的病因病机和辨证论治。提出痢有伏积,所谓“无积不成痢也”。因外感、内伤者,根据人体所盛、气虚的不同,发病有热化、寒化二途。《证治汇补·痢疾》曰:“无积不成痢,……痢起夏秋,湿热交蒸,本乎天也。因热求凉,过吞生冷,由于人也。气壮而伤于天者,郁热为多。气弱而伤于人者,阴寒为甚。湿土寄旺四时,或从火化,则阳土有余,而湿热为病。或从水化,则阴土不足,而寒湿为病。”概述概述明代李中梓《医宗必读·痢疾》:“至治法,须求何邪所伤,何脏受病。如因于湿热者,去其湿热;因于积滞者,去其积滞。因于气者调之;因于血者和之。新感而实者,可以通因通用;久病而虚者,可以塞因塞因。”清代喻昌创“逆流挽舟”之法,创活人败毒散。并在《医门法律》云“引其邪而出之于外”。概述概述二、病因病机病机要点病位:在肠、与肝脾肾相关基本病机:邪滞于肠、气血壅滞、血败肉腐。病性:初实久虚、虚实夹杂。三、诊断四、鉴别诊断五、辨证论治辨证论治辨证论治辨证论治辨证论治辨证论治辨证论治六、分证论治分证论治分证论治分证论治分证论治分证论治分证论治分证论治分证论治分证论治分证论治分证论治分证论治分证论治分证论治分证论治分证论治分证论治分证论治分证论治分证论治分证论治分证论治分证论治分证论治噤口痢噤口痢噤口痢噤口痢灌肠疗法灌肠疗法七、转归预后八、预防及护理措施九、结语结语课堂测验课堂测验课堂测验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