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必修一第7单元-单元小结知识整合与阶段检测-阶段质量检测.doc
上传人:Ja****20 上传时间:2024-09-11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86K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高中历史必修一第7单元-单元小结知识整合与阶段检测-阶段质量检测.doc

高中历史必修一第7单元-单元小结知识整合与阶段检测-阶段质量检测.doc

预览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时间:45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60分)1.《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规定:“(新中国)为保证本国独立、自由和领土主权的完整,拥护国际的持久和平和各国人民间的友好合作,反对帝国主义的侵略政策和战争政策。”这表明新中国奉行的外交方针是()A.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B.“一边倒”C.反对霸权主义和殖民主义D.“求同存异”解析:“保证本国独立、自由和领土主权的完整”反映了新中国要求独立自主;“拥护国际的持久和平和各国人民间的友好合作,反对帝国主义的侵略政策和战争政策”体现了新中国的和平外交政策,A项正确;B、C、D三项在题干的材料中均无法体现,排除。答案:A2.以下关于新中国建立初期,我国外交政策与活动的表述正确的是()A.苏联是建国初期唯一与新中国建立外交关系的国家B.“另起炉灶”的方针改变了旧中国建立的屈辱外交关系C.日内瓦会议是新中国第一次参加的国际会议D.外交三大政策成为处理国与国关系的基本准则解析:新中国成立第一年与中国建交的国家就有17个,而苏联则是第一个与中国建交的国家,故A项错误;日内瓦会议是新中国第一次以五大国之一的身份参加的国际会议而非第一次参加的国际会议,故C项错误;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处理国与国关系的基本准则,故D项错误。B项符合题意。答案:B3.1949年春,毛泽东在中共七届二中全会上指出:“中苏关系是密切的兄弟关系”“只要一有机会就要公开发表文告说明这一点”。下列外交政策体现了这一指导思想的是()A.“一边倒”B.“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C.“另起炉灶”D.和平共处五项原则解析:材料强调了中苏关系的重要性,“一边倒”外交政策体现了这一主要特点。答案:A4.联合国大厦有一幅彩色大型壁画,其主题是“黄金法则”:“你不想人家那样对待你,你也不要那样对待别人。”我国外交政策最能体现该法则的是()A.“一边倒”政策B.不结盟政策C.和平共处五项原则D.多边外交政策解析:题干引文体现了国与国之间的交往必须是平等对待对方,双方利益是互惠的,体现了外交国地位、利益平等,C项符合题干要求,是20世纪50年代至今中国一直奉行的政策。A项是新中国初期的外交政策,是指重点和社会主义国家发展外交关系;B项中不结盟政策是新时期提出来的,体现的是维护国家独立与世界和平;D项多边外交政策是近年来中国的外交政策,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多边外交政策中所坚持的基本原则。答案:C5.20世纪50年代,周恩来穿梭于国际外交舞台上,备受世人关注。下列成就均与周恩来有关,请按发生的先后顺序排列()①和平共处五项原则首次提出②第一次代表中国以五大国之一身份参加国际会议③签署《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④“求同存异”方针促进万隆会议圆满成功A.①②③④B.③①②④C.①②④③D.③①④②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的基础知识,可根据自己所掌握的知识逐项排除。依据所学知识,①发生于1953年;②发生于1954年;③发生于1950年;④发生于1955年,故选B。答案:B6.孔子曾提出“君子和而不同”的思想,意思是“和谐而又不千篇一律,不同而又不互相冲突”,运用这种思想处理不同社会制度国家间关系取得成功的范例是()A.日内瓦会议的圆满成功B.香港、澳门回归C.万隆会议的圆满成功D.《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的签订解析:万隆会议上,周恩来总理提出“求同存异”,很好地团结了与会各国,粉碎了帝国主义阴谋破坏会议的企图,促使大会圆满成功。答案:C7.温家宝总理曾用李白的一句诗来回顾中美关系:“却顾所来径,苍苍横翠微。”下列词语与总理的话最符合的是()A.曲折前行B.一帆风顺C.风雨如晦D.前途难测解析:从温家宝总理所引用的李白的诗句来分析,最符合的应是曲折前行。答案:A8.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形成了1949年、1972年和1992年三次与外国建交的高峰。促成三次建交高峰出现的相同原因是()A.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B.第三世界国家的支持C.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D.中国综合国力增强,国际地位提高解析: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是在1953年;第三世界国家的支持是中国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的原因;D项与1949年建交高峰时期的史实不符。答案:C9.中美关系的改善直接促进了中日邦交正常化。此时“中美关系的改善”表现为()A.尼克松访华,发表《中美上海公报》B.两国发表《中美建交联合公报》C.中美两国正式建立外交关系D.中美建立战略伙伴关系解析:此题考查的是对20世纪70年代中美关系发展过程的理解。根据题干提供的信息为中日邦交正常化提供基础的是1972年中美关系的缓和——尼克松访华,所以此题正
立即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