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高二历史岳麓版选修一课件 第五单元单元小结知识整合与阶段检测.ppt
上传人:含平****ng 上传时间:2024-09-12 格式:PPT 页数:16 大小:2.2M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2013高二历史岳麓版选修一课件 第五单元单元小结知识整合与阶段检测.ppt

2013高二历史岳麓版选修一课件第五单元单元小结知识整合与阶段检测.ppt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6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第五单元一、新中国成立后,农村生产关系的四次改革1.读下表(中国20世纪50~70年代末粮食产量变化),分析我国粮食产量出现两次高峰的共同原因是()A.生产资料所有制变化的结果B.“大跃进”运动的推动C.农业生产技术的发展D.农村生产关系的调整二、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经济体制和经济结构的变动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在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上经历了照搬苏联模式到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的曲折历程。在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中经济体制和经济结构发生了重大变动。(1)由新中国成立初的多种经济成分并存到1956年建立起公有制为绝对主体的计划经济体制。在这一过程中,受苏联工业化和农业集体化影响很大,因此中国的计划经济体制与斯大林模式有很大的相似性,主要表现为高度集中的经济管理,排斥市场的指令性计划,以行政管理为主。在这种体制下,国家能够按照计划调配和使用全部人力、物力、财力,对社会主义建设起了积极的作用,但也影响企业和农民自主权的发挥。(2)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从单一的公有制经济转变为以公有制经济为主体的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存的经济。计划经济体制有所改变,与市场联系加强。主要表现为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发展乡镇企业,增强企业活力,积极对外开放。经济体制的改革解放了生产力,工业腾飞、农业发展令世人瞩目。2.(2009·全国高考)表中反映了我国工业总产值中各种经济成分的变化。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A.工业结构不断调整B.企业管理体制的改革C.市场经济逐步形成D.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化解析:本题考查学生从图表中提取有效信息的能力。1978年,我国开始进行经济体制改革,主要把单一的公有制经济发展为以公有制为主体的多种所有制经济。图表中1978年到1997年经济成分比重的变化,说明经济体制改革在不断深化。答案:D
立即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