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高二历史岳麓版选修一课件 第二单元单元小结知识整合与阶段检测.ppt
上传人:Ma****57 上传时间:2024-09-12 格式:PPT 页数:21 大小:2.5M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2013高二历史岳麓版选修一课件 第二单元单元小结知识整合与阶段检测.ppt

2013高二历史岳麓版选修一课件第二单元单元小结知识整合与阶段检测.ppt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11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第二单元一、古代历史上的改革(下)总结1.改革的类型(1)促进社会转型的变革:此类变革多侧重从政治秩序、政治制度和法律制度入手进行改革,属此类型的有管仲改革、魏文侯变法和商鞅变法等。(2)封建社会富国强兵、拯救危局的改革:此类改革多把推行新的经济政策作为改革的重点。属此类型改革的有王安石变法和张居正改革。(3)少数民族学习汉族先进制度和文化的改革:此类改革多是以移风易俗、破除陈规陋习、接受先进文化为主体。属此类改革的有北魏孝文帝改革和忽必烈改制。2.改革的原因和背景改革是统治阶级中的改革派,利用政权的力量,采取自上而下的措施,对国家的管理制度的革故鼎新和统治政策的调整。具体到中国古代史上的改革,其背景和原因如下:(1)在社会转型时期,统治者为实现富国强兵、增强在争霸兼并战争中的实力而进行的改革,如管仲改革、魏文侯变法等。(2)新的生产力产生,旧的生产关系阻碍了生产力的发展,为顺应这种趋势,统治者而进行的改革,如商鞅变法。(3)少数民族进入中原地区,受汉族先进制度文化的影响,为适应统治需要,加强本民族封建化进程而进行的改革,如北魏孝文帝改革、忽必烈改制。(4)统治者面临统治危机,社会矛盾激化,为富国强兵、增加财政收入、改变中衰局面而进行的改革,如王安石变法和张居正改革。3.改革的内容(1)调整生产关系的某些环节,改革土地制度和赋役制度。(2)调整统治政策,采取促进经济恢复和发展的一系列措施。(3)改革军制,调整官制,整顿吏治。(4)开源节流,增加政府收入。(5)吸收中原地区汉族的先进文化和政治制度。4.改革的结果和成效中国古代改革有成有败,从效果上来看,所有改革都收到了明显成效,管仲改革、商鞅变法都收到了富国强兵之效;北魏孝文帝改革和忽必烈改制大大加快了封建化进程;王安石变法和张居正改革一度改变了中衰局面。但从最后的结果来看,有成有败,一般情况下,最高统治者直接推行的改革都取得成功,王朝中后期推行的改革大多遭到失败。5.中国古代改革的启示改革是革除弊政、促进国家富强的手段,有利于社会的发展。杰出人物在改革中起着重要作用。改革过程伴随着尖锐而复杂的斗争,充满着艰辛。王安石、张居正等人的变革精神和社会责任感值得后人学习。1.(2010·上海高考)汉族是中华民族的主体之一,她是历史上多民族融合的结果。古代的鲜卑族在经历了一次主动的改革后,逐渐融入了汉民族。这场改革是()A.秦国商鞅变法B.北魏孝文帝改革C.北宋王安石变法D.明朝张居正改革解析:北魏孝文帝改革适应了当时北方民族大融合的趋势,采取了汉化政策,迅速融入了汉民族,并且促进了中华民族的民族大融合。其他三次改革,不属于少数民族进行的汉化改革。答案:B二、商鞅变法和孝文帝改革的土地制度问题改革项目2.认为商鞅变法是社会制度的根本变革的最主要的依据是()A.重农抑商,奖励耕织B.废井田、开阡陌,承认土地私有C.废除奴隶主特权,奖励军功D.废除分封制,建立县制解析:考查对商鞅变法作用的深层次理解,关键是“社会制度的根本变革”。废井田、开阡陌,承认土地私有就是废除奴隶社会的土地国有制,确立封建的地主土地所有制,生产关系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答案:B
立即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