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纤工业十二五规划点评 - 金融界.pdf
上传人:qw****27 上传时间:2024-09-11 格式:PDF 页数:15 大小:1.9MB 金币:15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化纤工业十二五规划点评 - 金融界.pdf

化纤工业十二五规划点评-金融界.pdf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5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5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化学纤维行业点评报告评级:增持前次:化学纤维分析师联系人李璇燕云S0740511080002“十二五”规划:稳定增长与结构转型齐飞021-20315139lixuan@r.qlzq.com.cnyanyun@r.qlzq.com.cn2012年1月19日基本状况重点公司基本状况上市公司数28重点公司指标2012E2013E2014E行业总市值(百万元)115197.93股价(元)36.0536.0536.05行业流通市值(百万元)69444.78恒逸石化摊薄每股收益(元)5.136.137.03总股本(亿股)5.775.775.77行业-市场走势对比总市值(亿元)207.9207.9207.9股价(元)18.6218.6218.62荣盛石化摊薄每股收益(元)2.072.642.90总股本(亿股)11.1211.1211.12总市值(亿元)207.1207.1207.1股价(元)12.9512.9512.95桐昆股份摊薄每股收益(元)1.411.641.82总股本(亿股)9.649.649.64总市值(亿元)124.8124.8124.8备注:重点公司排列顺序为:本公司推荐一、本公司推荐二、本公司推荐三投资要点事件:今日工信部发布《化纤工业“十二五”发展规划》,明确了行业未来五年的战略目标、发展方向和主要任务。“十二五”时期,化纤工业以基本实现化纤强国为战略目标,在控制行业总体稳定增长的前提下,将加快转变行业的发展方式,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推动科技进步,强化节能减排和循环经济,促进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行业总体增速放缓:相比“十一五”的发展,“十二五”期间化纤行业将保持总体稳定增长的态势,增速明显放缓,产能和产量增速基本减半。产能方面,到2015年,化纤产能将增长到4600万吨,年均增速由12.1%(“十一五”)降至5.9%(“十二五”)。产量方面,化纤产量将增长到4100万吨,年均增速由13.2%(“十一五”)降至5.8%(“十二五”)。同时,化纤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长从12%(“十一五”)下调至8%,略高于“十二五”GDP预期增速。四大主线:产业“集中化”,产品和地域“差异化”,企业“国际化、上下游一体化”,以及节能绿色环保。为了实现加快转变行业的发展方式,强化节能减排和循环经济,促进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规划提出了五大发展目标和七个主要任务,可以总结为产业集中化(提高产业集中度)、产品和地域差异化(优化产品结构,加快发展差别化纤维,产业化高性能纤维,推进生物质纤维,优化东西部区域布局)、企业“国际化、上下游一体化”(鼓励优势企业走出去、向上游整合资源,向下游延伸产业链),以及节能绿色环保(淘汰落后产能、推动资源循环利用)。具体如下:产业集中化:提高产业集中度。到2015年,行业内年销售收入超过50亿元的大企业集团50家,其中,超过100亿元的大企业集团20家,突破500亿元的大企业集团5家,综合实力达到国际领先水平,抗风险能力明显提高。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重要声明部分行业点评报告产品差异化:优化产品结构,加快发展差别化纤维:到2015年,化纤差别化率提高到60%以上;高档面料及制品用化纤自给率达到85%;产业用化纤比例达29%;以弥补棉花不足为主要目标的高仿真、超仿真纤维占化纤总产量的15%。提高差别化纤维品种比重,满足差异化、个性化需求。产业化高性能纤维:到2015年,国内高性能纤维总产能达到16万吨左右,高性能纤维行业总体达到国际先进水平。芳纶1313、超高分子量聚乙烯、连续玄武岩纤维等产品性能达到世界先进水平;碳纤维、聚苯硫醚、高强高模聚乙烯醇纤维等产业化生产及应用实现更大突破,产品性能接近国际先进水平;芳纶1414、聚酰亚胺、聚四氟乙烯等纤维完成中试技术的开发和生产,并实现产业化生产。推进生物质纤维及其原料的开发:到2015年,国内生物质纤维产能达到20万吨左右,其中聚乳酸纤维材料、溶剂法纤维素纤维、和生化法聚对苯二甲酸丙二醇酯纤维(PTT)形成万吨级、3万吨和12-15万吨级的产业化规模;生物法多元醇、多类蛋白纤维、和再生多糖纤维实现或具备产业化的能力。地域差异化:优化东西部区域布局。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发挥产业链配套和产业集聚作用,实现资源优化配置,形成东中西部优势互补的区域布局。东部地区发挥化纤人才、技术及市场辐射的优势,着重加强研发创新,大力发展高附加值产品及高新技术纤维,提高核心竞争力;中西部及东北地区结合当地石油化工、农林等资源,承接东部化纤产业的转移,发展特色产业,依托优势企业,重点发展高新技术纤维。企业“国际化、上下